一杯酒終於喝光了。
斯羅索撥通了一個號碼,隻說了一句話,翻譯成中文就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
阿蘇在港島痛痛快快的玩了一周,在十一假期結束時,跟著父母返回羊城。
生活又回到原來的軌道。
經過半年多的建設,項目部的幾大工程均有了不同的進展。
港口進度差不多進行了一半。
公路鐵路的主幹道快要完工了。
發電廠的建設也進行到三分之一。
住宅小區即將封頂。
一切都在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林致遠的工作也輕鬆了很多。
有了更多的時間,林致遠每天晚上都會去雲景花園小區的內部遊泳館遊上幾圈,另外他還在沙南的高爾夫球場辦了一個會員,和梁高鵬每周都去打一次球。
回到羊城後,蘇錦跟林致遠商量了一下,兩人把阿蘇送到了二沙島上的國際幼兒園。
阿蘇已經三十三個月了,可能是營養均衡的原因,個子長得很高,活潑好動,正是送幼兒園的最好時機。
國際幼兒園距離雲景花園走路不過兩三分鍾,是羊城最好的雙語幼兒園,在九十年代,配備外教的幼兒園鳳毛麟角,國際幼兒園就是其中之一。
當然了,費用也是一般家庭承受不了的。不過這對林總夫婦來說,肯定是不成問題的。
阿蘇上幼兒園的第一天,蘇錦特意請了假,頂著大太陽,在幼兒園外站了幾乎半天。
當她看到阿蘇在老師的帶領下和其他小朋友玩的熱火朝天,沒有半點不適後,終於徹底的放下心來。
******
一天傍晚,下了班的蘇錦回到家,沈娟已經做好了晚飯。今天晚上林致遠有事,隻有她們三個人吃飯。
飯菜很簡單,三人吃得很快。
二十分鍾後,沈娟去廚房洗碗。
蘇錦帶著阿蘇去了外麵的小院裏蕩秋千。
“阿蘇,告訴媽媽,你喜不喜歡去幼兒園?”
“喜歡!”坐在秋千上的阿蘇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為什麼呢?”
“幼兒園有很多小朋友陪我一起玩兒,還有辛迪老師,媽媽,辛迪老師的頭發是黃色的,和我們都不一樣……”
母女倆正在這說話,不知何時,小院外麵站了一個氣質溫婉的中年女人,手裏端著一個托盤,正眼含笑意望著院裏的母女。
還是阿蘇先發現了這個女人,細細的手指向外一指,“媽媽,那個阿姨在看我們。”
蘇錦順著女兒的手指向外一看,那個女人主動打起了招呼,“你好,我是新搬過來的鄰居,今天過來拜訪一下,這是我親手烤的小蛋糕,也不知道你們喜不喜歡?”
女人說的一口很流利的普通話。
原來是新搬來的鄰居,蘇錦急忙把這個女人讓到院裏,請她坐下。
女人把托盤往阿蘇麵前一送,笑眯眯的問道:“小美女,這是阿姨烤的蛋糕,你想不想吃?”
“想吃!”阿蘇很大聲的回答道。
“這些蛋糕都是你的了。”女人微笑著抬起頭,主動向蘇錦介紹了自己,“你好,我姓顧,我先生姓胡,我們是今天剛搬進這個小區的,以後還請多多關照。”
。您提供大神二肥肥的重生之廠花太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