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棚子配套的花圈,燒紙,香燭,白麻布等物品也都一並送來,大姐,二姐和林寧靜開始撕扯麻布做孝衫。林致遠則和大姐夫郭順,二姐夫張帆在棚子裏轉了一圈,查看還有什麼缺的嗎?
大姐夫郭順主動提出,“致遠,達道灣這邊辦白事一般都準備點瓜子礦泉水,不如我現在去批發市場買點。”
周海也說話了,“致遠,大姐夫說的沒錯,辦事情的煙酒也得買,最好再買點沙糖桔之類的水果,城裏現在辦事情都是這個標準。”
林致遠點頭同意,“多虧大姐夫提醒了,要不然我都想不起來,讓海哥和你一起去,多買點。”
郭順和周海開車走了。
棚子立起來後,哀樂也響了起來。
哀樂一響,達道灣前街後街的鄉親都聞訊趕到,棚子周圍很快就聚滿了人。
辦白席的也來了,唱戲的劇團也來了。
按照東北農村的風俗,家中有像姥姥這樣高齡的老人去世是喜喪,葬禮辦得越熱鬧,越說明這家人孝順。
林致遠把這幾個人領到了屋裏,詢問母親和大姨的意見,姥姥的喪事要辦到什麼程度?
可是母親和大姨傷心過度,此刻都躺在炕上起不來了。
寧秀芬無力的招招手,林致遠湊了過來。
“致遠,你姥這輩子沒過過幾天好日子,喪事兒一定要辦的風風光光的,不能讓左鄰右舍看笑話,咱不怕花錢。”寧秀芬小聲說道。
“媽,你放心吧!”
林致遠雖然不信農村這些講究,但是為了姥姥,也為了母親和大姨心安,他也要把這場喪事辦得漂漂亮亮,以此來彌補母親的遺憾。
辦白席的人姓尤,十裏八村的人都叫他尤頭,是達道灣這附近十幾個村子有名的黑脖刀(不正規的廚師)。
尤頭也知道林致遠是寧家的外孫子,在燕京當大官,因此他被領到林致遠跟前時,表現得非常恭敬,一見麵就叫領導好。
林致遠對他表現的很尊重,“尤叔,咱們都是鄉裏鄉親的,用不著管我叫領導。我歲數小,知道的規矩不多,您教教我,像這種白事的酒席,在村子裏都什麼標準?”
“領導,咱們農村不比城裏,辦喪事隻吃一頓,咱們農村的規矩是從棚子立上開始就要管一日三餐,除了最後一頓回靈飯之外,其餘的都叫水席,標準用不著太高,現在有八十,一百八,兩百八這三種標準,一般人家都是選八十的水席,一百八或者兩百八的回靈飯,您看看,選哪種?”
林致遠想都沒想,“就選二百八的吧!”
尤頭心想,果然不愧是燕京的大領導,直接要了最高檔的回靈飯,“明白了,領導,我保證把席麵給你辦的漂漂亮亮的,那咱們水席選什麼標準的。”
“我剛才說的就是水席的標準,回靈飯嗎?你就按一桌五六百塊錢給我做吧!再多些也無所謂。”
尤頭兒傻眼了,他辦了這麼多年的白席,還是第一次見到主家選二百八十標準的水席,回靈飯更是直接衝破了他的上限。
林致遠從蘇錦的包裏拿出兩萬塊錢,遞到了尤頭手裏,“尤叔,這是定金,多退少補。”
“好,好,領導你放心,我這就去張羅。”尤頭點頭哈腰的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