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詹達英提出的總部機關部門架設和人選方案,林致遠還是初步認可的,隻不過他還要做一些調整。
在部門架設方麵,除了參考現在的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之外,林致遠決定增設三個部門,一是金融部,二是地產部,三是科研中心。
金融部的職責有兩個,一是參考革鋼投資公司,用金融工具讓手中的錢生錢,二是大力鼓勵扶持旗下的分公司上市,以獲取資金。
地產部的職責就比較簡單清晰了,那就是利用現有院所和企業的用地,或公開拍賣,或尋求合作,趁著神州未來二十年地價的節節上漲,為集團籌措到寶貴的啟動資金。
雖然現在集團下屬各院所和企業經濟效益不好,但是有這些地在,還有東天電子這個現金奶牛,林致遠還是有信心在幾年之內把集團帶出穀底,重回巔峰的。
這手牌還不算太爛。
前兩個新增部門都是搞錢的,最後的這個科研中心則是燒錢大戶。
神州電科集團雖說是企業,但是性質很特殊,科研,尤其是與國防軍工有關的科研占的比重相當大,林致遠從決定來這裏那一刻起就已經給自己製定了一個宏偉的計劃。
芯片,光刻機乃至衛星導航都在這個計劃中,這些都離不開科研。
左手賺,右手花,賺錢的目的就是盡快提升神州的電子科技水平,讓那些我們曾經遭受的屈辱再也不會出現。
第三天,十七所所長金鯤和五十五所所長潘立德都趕到了燕京。這兩人都是白麵書生,典型的知識分子形象,但是林致遠卻通過這兩天時間大致了解了這兩人的經曆,這兩人都不是那種死讀書的書呆子,在經營發展上很有想法,辦法也多,十七所和五十五所這幾年能夠扭虧為盈都是他們兩個的功勞。
這也正是林致遠需要的具有深厚科研功底,並且具備市場意識的人才。
人齊了,籌備小組的第一次會議正式召開。
六名籌備小組成員,再加上吳部長,一共七人參與了會議,袁飛作為林致遠的助理,負責記錄。
會議一開始,林致遠直接拿出了自己的工作計劃,分發給眾人。
大家全都認真的低頭閱讀。
在座這些人,吳部長,袁誌龍,詹達英,袁飛對林致遠都很了解,知道他的能力。
但是當他們看到這份計劃書後,仍然在心中驚歎不已,這哪裏是一份簡單的工作計劃,簡直就是未來的神州電科集團戰略規劃,目標雖然宏大,卻又有明確的實施方針,既能統籌全局,又有細致的步驟。
沒等看完,吳部長就已經激動的直拍大腿,“致遠,我把你要來就算要對了,這是我工作以來做過的最明智的選擇。”
激動的不隻是吳部長,就連前兩天心中有芥蒂的袁誌龍,看完這份計劃之後也是徹底的服氣了。
人家是天才啊!自己這種凡人就別想太多了,跟著領導向前走就是了。
第一次和林致遠打交道的金鯤和潘立德也對林致遠有了一個最直觀的印象。
這就是傳說中的林助理,怪不得能創造出音樂花園這款熱銷產品,如果按照他這份計劃,接下來推出的視頻播放器也一定會大火,不過他計劃中的智能手機又是什麼?手機怎麼個智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