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林致遠參觀了輔旦大學的微電子學院。微電子學院前身是1958年由謝希德教授創辦的半導體物理專業,是我國最早從事研究和發展微電子技術的單位之一,其人才數量和技術水平在國內都是第一梯隊的存在。
林致遠在霍校長和耿院長的陪同下先後參觀了實驗室,教學樓,和幾名半導體專業的教授老師開了一個小型座談會。
林致遠深切地感受到微電子學院的技術底蘊。
參觀完畢,林致遠中午就留在輔旦大學用餐。席間,霍校長和耿院長委婉的表達了微電子學院也想開展光刻機項目研究,希望能得到電科集團的支持。
“林總,我聽到一個消息,明年光刻機項目將列入國家八六三重大科技攻關計劃,您也知道,微電子學院一直從事半導體方麵的研究,因此我們也想開展光刻機項目,在這方麵,電科集團是先行者,是老大哥,我們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
林致遠放下筷子,“霍校長,耿院長,從我個人角度出發,我是非常歡迎國內更多的同行能夠投入到光刻機項目當中來,但是有一點,我不得不提醒,光刻機項目是一個極其燒錢的項目,關於這點,兩位了解嗎?或者說,你們做好準備了嗎?”
霍校長和耿院長對視一眼,“林董,不瞞您說,滬市政府非常支持我們開展光刻機項目,所以經費方麵政府會負擔大部分,這一點倒不用過多考慮。”
林致遠一聽就來了精神,“如果經費方麵沒問題,那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我代表電科集團非常歡迎微電子學院加入光刻機行業,我個人有一個小的建議,不如我們雙方合作成立一家公司,根據出資比例以及科研人員的構成來協商股權,爭取早日讓光刻機量產化,我更希望早日打造出一個光刻機產業群。”
霍校長和耿院長一聽都非常振奮,“林董能這麼想真是太好了,今天下午我就向政府方麵彙報,爭取早日達成合作。”
吃過午飯之後,林致遠告辭離開,回到賓館之後,他給海剛青打了個電話。
既然到了滬市,總得見見老朋友吧!
海剛青接到林致遠的電話,非常高興,“致遠,你在哪裏?我派車去接你。”
半個小時後,林致遠獨自出了賓館,坐上了滬鋼派來的轎車。
一個小時後,車子停在了滬鋼的辦公樓前。
海剛青竟然親自站在樓門口迎接。
林致遠下車後緊走幾步,“海總,你這也太客氣了,讓你久等了吧?”
海剛青哈哈大笑,離著老遠就伸出雙手,“林董事長大駕光臨,我可不得早早的下樓迎接嗎?致遠,歡迎你。”
能讓麵冷口毒的海剛青這樣對待的人可真就不多了。
兩人並肩上樓,進了海剛青的辦公室。
林致遠已經好久沒來這裏了,他驚奇的發現,海剛青的辦公室明顯是重新裝修過了,茶幾上擺了一個大大的茶海,看來海剛青也愛上了品茶。
海剛青親自燒水泡茶,兩人聊了很久。
“致遠,說起來我還得感謝你,是你奠定了鐵礦石采購的規則,這幾年進口鐵礦石價格連年上漲,鋼鐵行業協會在澳洲和桑巴國之間左右逢源,充分利用他們的競爭關係,始終把價格壓在我們能接受的範圍之內,這都是你打的好底子呀,要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