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不久,媒體突然曝光了一個情況,是省裏的一名記者寫的,這名記者悄然來到三山市進行采訪,隨後一篇重磅報道誕生了。
報道直接曝光了江海集團的情況,標題是,江海集團還是一家集體企業嗎?
記者通過調查村民,以及查詢工商登記,發現江海集團名下最值錢的一家企業的股權變成了個人持股,與江海集團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了。
外人都說江海集團,但江海集團到底有多少家企業,企業狀況是什麼樣的,如果沒有人仔細講,別人是不清楚的。
江海集團的股權設計情況,也並不為外人所知,在很多人的眼裏,江海集團就是張家的,並不知道江海集團是一家集體企業。
江海集團起家的本錢就是張江海與村裏合作共創的集體企業,如果沒有這一壯舉,江海集團發展不起來,因為沒有國家的扶持,根本沒有發展的資金。
而這種支持,在村裏人看來,應當支持的是村裏的集體企業,而不是張家個人的企業。
這就形成了一個比較錯位印象,在村裏人看來,江海集團一直是集體企業,而在外人看來,江集集團就是一家私企。
因為常年來,宣傳的是張江海,張江海退休後,便宣傳張誌強的身家有多少錢,既然談到身家的問題,那就是私人企業了。
可是村裏人知道,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公與私還是要分清楚的,不能公的也是私的,私的也是公的,不能把張家人就看成了村裏的主人,村裏的主人是全體村民。
由於時間長了,有的村民也搞不清現在到底是什麼情況了,比如說張誌強現在接了張江海的班,張誌強到底是代表集體企業,還是代表他家族企業接班?
如果說江海集團現在變成了私人企業,那麼請問,以前的集體企業江海集團去哪裏了?
如果說江海集團現在還是村裏的企業,那麼請問,這家企業的資產在哪裏?還屬於集體資產嗎?
經過記者的一番調查,這個情況可以說是真相大白,記者通過調查發現,江海集團已經徒有其表,差不多隻剩下一個空殼,其名下企業的股權已不經在村裏頭,而到了個人名下。
其中就有張家人的名字,以及其他人的名字。
而這個其他人一曝光,就有人懷疑是前任市人大主任的子女,也就是說張江海與個別領導幹部的利益捆綁在了一起。
記者除了曝光這個情況之外,還曝光了江海集團拖欠工資,處罰員工的情況,存在嚴重違反勞動法的情況,但由於江海集團在銀山區勢力很大,職工被拖欠工資或者受到處罰後,不敢違權,基本都選擇辭職了事。
此篇報道一出來,立刻在三山市炸開了鍋,因為大家都知道江海集團是一個什麼情況,但由於心照不宣的理由,誰也不好說什麼,現在有人把事情給捅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