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張居正,還沒有進入內閣之中,江浩一句話,便把張居正提入內閣之中。
張居正自是大喜過望,連忙謝恩。
本來見嘉靖突然年輕,張居正大絕不妙,畢竟他把未來壓在了裕王的身上。
皇帝突然變得的年輕,裕王登基的時日,很可能就遙遙無期。
雖然張居正並不相信皇帝真能長生久視,但瞧皇帝三十歲的模樣,似乎再活三十年,都不成問題。
大明現在沒有太子,裕王怕是連三十年的太子都沒得當,自己押寶裕王,豈不得再蹉跎三十年?
人生能有幾個三十年啊?
不料嘉靖竟然把他提拔到內閣,重用之意甚是明顯,張居正豈能不激動?
又聽群臣彙報了幾件事情後,江浩說道:“朕修道有成,之前修道耗費的金銀丹砂,就可以停了,以節省朝廷的開支。”
“陛下聖明!”
文官們自然是一片歌頌。
雖然嘉靖修道花的是內帑的錢,但是內帑的錢,說白了也是從國庫那邊搶來的。
文官把持國庫,自然不樂意見到這種情況。
“另外,以後朝會天天都會開,朕會讓人點名,誰若無故缺席,朕直接罷免,永不敘用,勿謂言而不預!”江浩道。
這些年,隨著嘉靖的擺爛,群臣也有樣學樣的擺爛,整個大明的官場上,都是散漫的風氣。
屍位素餐,人浮於事,很是常見。
就比如去年俺答汗入侵的時候,京城告急,嚴嵩在做什麼?
在寫青詞。
所以說嚴嵩是個大奸臣,是絕對沒有冤枉嚴嵩的。
這樣的官場風氣,又怎麼能夠做事?
不能做事,又怎麼幫江浩搜刮資源?
因此江浩才不管群臣的意見如何,直接攤牌了,先用早朝淘汰一批人,剩下的人,都得996卷起來。
江浩這個黑了心腸的域外天魔既然來到了大明,大明的打工人,那就得知道知道什麼叫福報。
群臣自然凜然。
“散朝吧!”
江浩並沒有說明自己要改革,但是改革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聰明人都能看得出來。
隨著這次早朝,嚴嵩罷相,整個京城都轟動了。
之所以沒有轟動大明,是這年月信息傳播慢,消息傳到南邊,恐怕要好幾天。
“聽說了嗎?嚴閣老被罷免了!”
“不止嚴閣老被罷免,小閣老也被撤職了!”
“看來陛下對嚴嵩父子已經很不滿了,嚴黨終於完蛋了,普天共慶啊!”
嚴嵩雖然不像秦檜那樣人人喊打,但是在民間的形象,也一直很糟糕。
畢竟老百姓不敢直接怨恨嘉靖,就把對嘉靖的怨恨,都集中在嚴嵩的身上。
這也是之前的嘉靖一直任用嚴嵩的最大原因。
背鍋俠嘛!
所以現在聽到嚴嵩父子都被撤職,民間還是很高興的。
而隨著嚴嵩父子的突然倒台,引發的反應就是參嚴嵩父子以及嚴黨的折子,如雪花一樣的湧入了司禮監。
“變天了啊!”司禮監中,呂芳歎息,“挑一些言之有物的折子,給陛下送去,人雲亦雲的,就不要拿去浪費陛下的時間了。”
裕王府。
“父皇當真返老還童了?”裕王的臉色,格外的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