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大明王朝。
金鑾殿。
這次上朝,所有的文武官員全部到齊。
新官上任三把火,嘉靖皇帝二十年後重新恢複早朝,並且昨天明確警告過了。
因此百官雖然不情不願,但也不敢缺席。
畢竟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
在這個節骨眼上,可不是偷奸耍滑的時候。
反正在大家看來,嘉靖皇帝隻是修仙成功,所以一時衝動,想要勤政。
但以嘉靖皇帝的個性,幹上一些時日,應該就會懈怠。
畢竟上早朝真的很辛苦。
等嘉靖皇帝懈怠後,到時候偷奸耍滑,也就不算什麼了。
曆來的事情敗壞,壞就壞在上行下效。
如果領導能夠以身作則,屬下多少有點顧忌。
如果領導帶頭擺爛,下麵的人隻會更爛。
群臣山呼萬歲後。
呂芳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張居正第一個走出來,拱手道:“臣張居正,有本啟奏!”
說話間,張居正拿出一本厚厚的冊子,正是張居正熬夜書寫的改革方略。
群臣大都不解,不明白張居正為什麼第一個跳出來,而且看樣子很莊重。
但是徐階,高拱,李春芳等人,卻是一驚。
他們都是閣老,在宮中有些耳目,或多或少都能收到一些來自宮中的消息。
自然知道,昨夜張居正被陛下召見,相談甚歡了很久。
他們還不知道張居正和皇上談了什麼,結果第二天一大早,張居正就有備而來,看樣子,是要整一個大活啊!
“呈上來吧!”江浩麵不改色道。
呂芳連忙走下去,接過張居正的冊子,瞥了一眼,大吃一驚。
因為這冊子居然叫《本朝百年無事紮子》。
司禮監的太監,都是讀書的,不然也沒辦法代皇上批紅。
呂芳自然知道,宋代的王安石也上了一本《本朝百年無事紮子》,引發了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的序幕。
這不由得呂芳不倒吸一口涼氣。
但呂芳也不敢說什麼,隻能乖巧的把冊子遞給江浩。
江浩一目十行的翻閱,這冊子就是昨晚江浩與張居正討論的改革的方針,不過寫的更加細致。
如何具體實行,都寫的清清楚楚,盡顯張居正的大才。
群臣目不轉睛的看著江浩的動作,猜測張居正到底上了什麼書。
大約幾分鍾後。
江浩看完了張居正上的《本朝百年無事紮子》,大叫道:“好,好,好!”
一臉三個好字,令眾人都甚是動容。
難道張居正要簡在帝心了?
“太嶽真是無雙國士,他的這本冊子,曆數大明的弊病,並且全部給出了可靠的解決方案。真乃是朕的子房,孔明啊!”江浩賣關子道,“朕如果采納太嶽的意見,照方抓藥,大明立刻就能中興啊!”
見皇帝不僅親切的叫張居正“太嶽”,還如此高度評價張居正的冊子,而且從皇帝的口風,大家都聽出了改革的痕跡,一下子,群臣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張居正道:“皇上謬讚,臣隻是一心為國,盡臣的本分而已。”
“說的好,若群臣都能各盡本分,則大明肯定海晏河清,國泰民安。”江浩道,“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