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也很正常。
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聖人。
像海瑞那樣的人,幾千年才出一個。
一般人,能做到張居正這樣個人享受歸個人享受,但不耽誤我做事,就已經是稀有難得。
再則海瑞雖然能力卓越,但是清廉的過了頭,導致同僚都很怕他,這種人可以成為一把利劍,但是無法登上宰相之位。
宰相需要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大家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對於皇帝來說,也不需要宰相是什麼聖人,是聖人皇帝反而有壓力。
皇帝需要宰相能辦事,辦事妥帖了,自己享受享受,那也是無傷大雅。
就像一家公司的CEO,隻要能給公司帶來發展和進步,那麼分紅高一些,生活作風差一點,對老板來說,其實是很無所謂的。
而戚繼光也沒把張居正的話放在心裏,張居正收不收是張居正的事情,自己送不送是自己的事情。
張居正可以不收,但是自己不能不送。
“恩相提點的是。”戚繼光起身道,“恩相給我寫信,說陛下有意見我,我一收到恩相的信,就日夜兼程趕到了京師。我在京師人生地不熟,因此隻能先拜訪恩相,希望恩相給我指點迷津。”
張居正很滿意戚繼光。
這個人,有能力,會打仗。
能作詩,也和嶽飛一樣,屬於半個文人。
送禮貴重,說話好聽,而且態度鮮明,就是要依附於自己。
而且此人又被皇帝知道了名字,刻意囑咐宣他入京,以皇帝在軍事上的野望,這戚繼光肯定要被大用。
這樣的人不提拔,那提拔什麼人呢?
“陛下是要召見你,陛下對於東南抗倭的成績,並不滿意。”張居正道。
“這……”戚繼光大驚失色。
張居正道:“你且寬心,陛下隻是對東南抗倭不滿,對你的本事,還是很滿意的。”
戚繼光鬆了口氣,問道:“不知陛下為何不滿?”
張居正道:“陛下對我說過,東南抗倭現在雖然有些成效,但不過是守戶之犬,隻能保一時平安,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試問成祖時期,倭寇能這般張狂嗎?”
戚繼光苦笑道:“如今能當守戶之犬,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成祖時期,三寶太監七次下西洋,大明水師天下無敵,倭寇又豈敢為患?”
張居正道:“因此陛下認為,東南之所以倭寇為患,是因為大明沒有海軍。因此沿海走私盛行,導致倭寇泛濫。”
戚繼光道:“陛下難道要開海禁嗎?”
張居正道:“陛下不打算開海禁,陛下認為,海軍不強,開了海禁,也無非是便宜那些走私的海商和倭寇。陛下要的是海軍,海軍一成,就能直搗黃龍,徹底解決倭寇問題。屆時開不開海禁,不過陛下一念之間。”
戚繼光讚歎道:“陛下真是一針見血,不過海軍恐怕不是那麼容易興建的,我大明水師廢弛已久,就算有當年的寶船圖紙,想要重建海軍,也絕非一朝一夕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