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募兵製戰鬥力不行,但隻要錢給足了,募兵製照樣有強大的戰鬥力。
當兵和打工是一個道理,隻要錢給的充足,打工人才會有幹勁。
至於有信仰的軍隊,這是封建王朝不可能找到的。
所以也不必強求。
在經過了張居正的軍事改製之後,大明現在一共有一百萬常備陸軍,二十萬海軍。
這已經綽綽有餘了。
畢竟軍事技術領先當前好幾個時代,對別的國家作戰,那都是降維打擊。
一百二十萬軍隊,足可以應付一切內部和外部的衝突。
而且以現在大明財政之寬裕,一百二十萬軍隊,也是可以養得起的。
畢竟大宋都養兵百萬。
雖然大宋養的兵,也就是個餓不死的水平,而且還被吃了好多空餉。
大明這邊,養兵的水平就高多了,一個兵,一個月差不多有三塊錢的餉銀,而且還包吃包住。
並且按照一個月一塊錢的標準,製定了年終獎。
不過也有對應的考核,如果考核的不能過關,年終獎就會削減,這也是讓士兵們卷起來,苦練軍事技能。
而且現在大明不存在吃空餉的行為,因為軍餉不由軍官發放,而是士兵自行到朝廷的相關衙門去領取。
朝廷的這些衙門,都有專門的審計,隔段時間,就會有審計人員上門審計,賬目必須對得上,對不上就砍頭。
最終大明現在的軍隊,是軍餉給的足,待遇給的好,裝備也是吊打全世界的優秀裝備。
再加上修建鐵路之後,帶來的高機動性,這樣的軍隊自然是能爭善戰,為江浩謀下了赫赫的武功。
而對於宗室的改革,張居正也沒有手軟。
大明的宗室待遇非常好,尤其是在靖難之役之後,朱棣收繳了藩王們的兵權,在經濟上就要進行彌補,和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差不多是一個意思。
但這卻成了隱患。
因為大明的藩王都被當豬養,卻擁有巨額的財富,就隻能花式生孩子,生到現在,雖然沒有明末百萬宗室的誇張數目,但也有幾十萬。
這就成了朝廷沉重的負擔,並且養這麼多閑人,也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張居正在江浩的支持下,開始取消這些藩王的待遇,不至於讓藩王一貧如洗,但是砍掉大半的待遇是必須的。
評級比較低的宗室,國家幹脆就不給發錢了,讓他們自己謀生去。
不管是種地還是做工匠,還是考科舉,反正都得出來做事,江浩這樣的老板,眼裏可揉不得沙子,看不得大明有幾十萬的廢物。
而在海貿興盛之後,江浩就有了個大膽的想法,讓這些宗室去從事海洋貿易。
不願意出海的,江浩可以給他們一些資本,讓他們開工廠,也算是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反正就是轉型成資本家。
在現在這個年代,是工業化的初期,資本家還是有些益處的。
至少可以和封建地主抗衡。
讓宗室轉型為資本家,也可以加強大明皇室的力量。
也不會苦了那些宗室,畢竟資本家之所以是資本家,就是因為有資本,資本,那就是錢啊。
當然,這種轉型,不是一開始就很順利,有很多人真的是被養豬養習慣了,並不願意出來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