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席年寫賣身契還是很快的,他原本打算念一遍,陳書旭卻直接接過來就要摁手印。

他對林家這點兒信任還是有的,更何況他如今又有什麼可圖的呢?

巧妹輕輕扯了扯他的衣角,“哥哥...”

陳書旭隻以為她是害怕,拍了拍她的頭,抬手就摁上了。

其實她根本不是害怕,而是不想。

她不想賣身,更不想賣到林家。

她也不知道為什麼,但就是不想。

可她也明白,這是現在她們能有的最好的出路了。

見哥哥堅持,她也隻得乖乖聽話,心裏卻開始別扭了起來。

既然他們兩兄妹的事情解決了,東西也采買了,林家就打算繼續趕路。

正好陳書旭對於錢家的事情也不感興趣,於是一行人便繼續踏上了路程。

終於在半個月之後,他們成功來到了目的地辰安府。

辰安府屬於中部地區,這兩年南北方輪流鬧災,但這裏卻始終沒有受到任何波及,還是一樣繁華。

而且這裏明顯比永成府還要暖和很多,一大家子早就已經換上了夏裝。

隻是,這辰安府是到了,在哪裏安家卻成了問題。

晚上一家人吃過飯,一邊在樹下乘涼,一邊商量著最後安家的地方。

“大哥,你們有沒有什麼打算?或者有沒有什麼想去的地方?”

林長樹轉頭問著自家大哥林長河。

但林長河也沒有出過遠門啊,對這辰安府也是沒有什麼了解。

“我哪裏知道,我這也沒來過啊!”

趙氏也有些發愁,一時間也沒有什麼頭緒,總不能隨便選個地方就安家吧。

這些大人都不懂,小鈴鐺就更不懂了,不過她可以找懂得人問啊!

“師父師父,你以前來過這裏嗎?知不知道哪裏好啊?”

薑席年正悠哉悠哉的喝著茶,聽她問,倒也知無不言。

“還真來過幾次。這辰安府距離京城很近,相對也更加繁華一些。

這辰安府一共有六郡十二縣,轄區還是很大的。

如果不考慮科舉的話,其實隨便一個縣都是個安家落戶的好地方。

但如果以後想走科舉之路,那自然是距離府城越近越好。

這辰安府的府城有一個辰安書院,最初是由辰安府的一位進士在辭官之後開起來的。

這位進士以前曾是京城數一數二的大文豪,於是就有不少名門望族想送自家的孩子進書院讀書。

隻是當時的書院太小,大家便紛紛捐贈財物用來擴建。

慢慢的,這辰安書院越修越大,不僅吸引了不少才華橫溢的夫子,還吸引來了很多有天賦的學子。

這些年來,每次科舉,辰安書院的弟子都能拔得頭籌,名聲也就越來越大了。

所以,如果想走科舉之路的話,這辰安書院倒是個好去處。

那要安家的話,自然也是越近越好咯。所以,就看你們的傾向了。”

一聽他說起辰安書院,林文的眼睛立刻就亮了。

對愛讀書的人來說,有一個好的書院絕對是最幸福的事情。

別說林文了,就是全家老少都開始有些動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