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旱災在夏日裏更是猖獗,渴死的、熱死的災民遍地都是,用屍橫遍野來形容絲毫不為過。
隻有雙河村在這亂世中勉強保持鎮定。
隻是,一波波求上門來的人也不少,打著各種走親戚的旗號,都想著來雙河村分一杯羹。
但好在,一來有村牆震懾,二來,縣令隔三差五的來一次,還沒有人敢太過光明正大的找雙河村的麻煩。
隻是,如果旱災還是得不到及時的解決的話,雙河村早晚也會被拉下水。
最近因為幹旱,雙河村的兩條河水位下降十分明顯。
好在大家種植時,所有種子全部用藥水浸泡過,所以耐旱性還是有很大提升的。
所以,第二茬的小麥全部種了下去。
至於水稻就算了,沒得到時候旱死了,反而會糟蹋這樣好的種子。
隻種旱地,大家齊動手,也就兩三天就全部種完了。
之後大家就開始幫著朱家蓋房子。
因為宅基地不大,全村人上手幫忙,如今地基都已經打好,房子都壘了一小半兒了。
小鈴鐺被吳童彤和幾個哥哥拉著在書房裏看書,人雖然在這兒坐著,心思卻早就飛遠了。
距離她把藥水和種子交給吳博凱已經二十多天了,按理說也該有消息了才對啊,怎麼還沒信兒?
前幾天連碧水書院都關停了,她撒嬌讓大伯帶著一起去縣裏接大哥。
自然也就看到了城門口那烏央烏央的難民。
人數之多,簡直超過她的預期。
但有一個好處就是,因為她給雙河村補過百萬斤的糧食了,所以城外的施粥一直沒斷過,而且一天施粥兩次。
這些粥算不得特別濃稠,但絕對不是稀湯寡水那種,一人可以領一大碗,雖然吃不飽,但也絕對能活下去。
所以災民們隻是守在城門口,卻並沒有鬧事兒。
但,如果他們再得不到妥善安排的話,時間久了,不是誰都這樣耗得起的。
尤其是老人和孩子。
所以,朝廷的賑災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聽幹爹說,其實朝廷已經派出去了兩隊,隻不過都是奔著最北邊去的,要先顧著邊關的將士們。
這個選擇算不得差,但對老百姓來說,不是什麼好消息。
小鈴鐺桌子下的小手悄咪咪的掐算了一波,她主要是想看看這旱災到底要到什麼時候結束。
結果掐算完,真覺得腦瓜子嗡嗡的。
入秋後,應該會有一場雨,可以在一定程度內緩解,但想要徹底從旱災中走出來,差不多得要等到冬天才行了。
冬天應該會有場大雪,再之後開春以後,雨水就會慢慢多起來,恢複正常了。
如今剛入七月中下旬,到冬天還要好久,而且還得熬到春天才行。
這裏外裏就得小半年......
小鈴鐺想的正入神,突然察覺到一道視線正在盯著她。
小鈴鐺下意識轉頭,透過窗戶,發現秦瑜不知道什麼時候來到了院子裏,正在看著她,還衝她揮了揮手裏的一封信。
小鈴鐺看著最前麵正在講課的夏嫣,眼珠滴溜溜一轉,抱著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