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上雒楚係集團(2 / 3)

是皇室最具權勢的外戚之一。

若不是始皇帝打壓,這些人便是朝堂頂梁柱般的存在。

隻是。

“見過大舅父。”嬴城微微回禮,結束,繼續盯著秦風問道:“上雒的田地究竟是怎麼回事?”

秦風忐忑的抬頭,瞅了瞅嬴城,又瞅了瞅羋飛,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卻是羋飛,樂嗬嗬的笑道:“城兒不必為難秦縣丞。”

“這上雒乃是城陽候府的封地,總計八千畝地,而且,上雒多為羋氏封地,包括你二舅爺,甚至昌平君的封地,皆在上雒之地。”

“而且,秦氏羋姓宗祠也在此地。”

“集體化農業也好,私有也罷,上雒乃是秦氏祖地,遍地皆為秦氏族人,分與不分,意義並不大。”

嬴城眸光閃爍的盯著秦風,又盯著一個個官員。

似乎。

有點明白了。

秦氏,秦姓,這兩個姓氏在秦國算是比較特殊的姓氏。

普通的百姓不能用‘秦’為姓氏。

而能用者,隻有一種人。

賜姓!

如同王翦,李斯,呂氏,蒙氏這種源遠流長的貴族,即便是立功也不需要賜姓,已經形成特定的姓氏傳承。

如同商鞅,姚賈,張儀,百裏奚那般的微末之士,也不需要賜姓,因為其對秦國的功勞非常之大,自成貴族。

而凡賜姓者,一要有微末之身份,二要有不足以封侯卻又可比封侯的功勞,於是便有賜姓來抵不上不下的封侯之功。

這,便有了秦氏,秦姓的出現。

第二種情況。

在昔日秦晉之好中有出現,在後來的秦楚之好也有出現。

即以外戚身份賜姓。

而上雒之地。

倒是還有另一層深究。

雒為亭,為雒亭。

昔日楚人先祖便棲居於霸河源頭的白石崖,是楚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地方。

而在丹水以南,如今嶢武道所過,嶢關所在的那片山脈,古史之中稱之為楚山。

而在秦楚之好中。

上雒逐漸的成為了楚係封侯封君的封賞之地。

包括穰侯魏冉,昌平君羋啟,城陽候羋城,安陵君這些楚係封君,封地都被放在了商,上雒之地。

熊氏羋姓是大族,分了近七十二個姓,包括屈,景,昭,羋,魏,莊,項,沉,楚,包,羅,叔孫等姓。

並不是他不知道,隻是他腦容量太大,所涉獵的知識太多了,需要檢索才能想起來。

現在看來。

這上雒,可真是捅在了楚係集團的老窩裏麵了。

“這麼說來,上雒並沒有推行集體化農業?”嬴城笑吟吟的問道。

“朝廷政令,自然不敢不從,推行了。”羋飛笑嗬嗬的回道:“上雒劃分縣,鄉,亭,裏,按照朝廷的要求,依次進行了劃分。”

“各裏之所屬田地,皆有劃分,且各鄉裏皆進行集體耕作。”

“但上雒封地複雜多變,無法具體劃分。”

羋飛說的理直氣壯,很是自信的說道:“朝廷政令之所,上雒百姓無不遵從。”

“再說了,你我皆為一家人,不必分這些,隻要按照朝廷政令所行,些許瑕疵之處,自可遮掩不是。”

瞅著羋飛笑吟吟的賤人樣子,嬴城冷哼一聲,盯著秦風道:“秦風,本監國隻問你一句。”

“這上雒之地,所有田地歸屬是否劃入各個鄉裏,由鄉裏自處?”

秦風被嬴城如此質問,隻是沉默了下來。

“城兒何必如此計較呢?”卻是羋飛,笑嗬嗬的上前道:“上雒之地也算是扶蘇府半個封地了,沒必要如此較真吧。”

“你放心好了,朝廷政令,我等一定是傾力配合的。”

聽著羋飛恬不知恥的話,嬴城冷哼一聲,怒道:“真是沒想到,著實沒想到,真是千裏之堤毀於蟻穴,現在看來,整個上雒都在陽奉陰違了?”

羋飛見嬴城態度如此惡劣,也是嗬嗬回道:“上雒之地,近三十萬之民,皆為食邑,遍地皆為封地,各有所屬,豈能輕易割舍。”

“閉嘴吧你,尊你一聲舅父,真當自己了不起了?”嬴城怒斥一聲,冷哼道:“郭懷義聽令,持本監國之令,令王賁即刻率領虎賁營,破燕營入上雒。”

“傳令武關守將楊鳳,封鎖武關,無令不得放任何一人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