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
隨著嬴城擲地有聲的話語,整個大鄭宮之內,眾多朝臣們變得無比的安靜。
似乎此時連粗重的呼吸一下,都是錯的。
“兵解製!”
王賁的眸光閃爍,有種不可思議的瞅著嬴城。
這些時日雖然他在上雒。
但鹹陽城發生了什麼他卻清楚的。
那日在嶢關嬴城負氣離開,他已經做好了直麵嬴城的準備。
甚至他覺得,嬴城這些時日之所以不主持朝政,也是在想辦法對付他。
可是現在。
嬴城所提出的兵解製。
讓他一時之間搞不清楚,嬴城到底要幹什麼。
兵解製削弱軍事力量了嗎?
並沒有!
相反的是,天下鄉裏何其多,一鄉裏哪怕是駐守五人,其中數量也在百萬之數。
再加上七大戰區的兵力,整個大秦的兵力不僅沒有減少,相反,還會增加。
這並不是關鍵。
真正關鍵的,服兵役!
一旦實行兵解製。
天下五千萬百姓,將有三千萬服兵役的隨時可征召的可戰之兵。
而在兵解製之中,七大戰區不僅擁有調動這些兵力的能力,而且,還擁有調動鄉裏之內所有服兵役百姓的能力。
這,空前可怕的加強了秦國的軍事力量。
馮劫和王賁的眸光湧動,慢慢移動向始皇帝,想要看看始皇帝的態度。
然而。
此時的始皇帝,麵容之上看不到一丁點的情緒,隻是在低頭安靜的看著嬴城的萬言書。
“兵解製!”
李斯忍不住的低聲呢喃,腦海之中在不斷的推演兵解製。
“兵解製。”
馮去疾心中沉思,竭盡全力的理解兵解製的核心。
整個大鄭宮內的十五位核心重臣,天下權力真正的中心,一個又一個的暗自揣摩著。
而嬴城。
沒有任何的耽誤。
繼續道:“其三,分氏族,賜姓,立萬家秦鼎,為天下共祭!”
“在無法預知的年代,甚至於在我們的神話傳說之中,有盤古開天辟地,有西王母,其族群在何處,早已不知。”
“而,我們人之起源於何處?”
“沒有任何的答桉。”
“我們的祖宗為誰?”
“沒有任何的答桉。”
“但是,人之父母,廣為共識,父、母之父母,往複循環,追至上古,乃至始古,無有所蹤。”
“如我嬴氏先祖,追尋至殷商惡來,追尋至上古贏氏部落,然而,繼承往昔,人有祖宗,在伏羲女媧時代,我相信,我們一定是屬於遠古部落的一員。”
“而無數年以來,天下共識,我們為炎黃子孫。”
“如何而來呢?”
“在上古無數部落融合之中,以燧人部落為首,形成了華夏部落融合圈,而後夏禹以氏分祖,共祖姒氏,”
“既有夏後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樓氏,包氏等姓。”
“在漫長的時間中,即有李氏,馮氏,王氏等諸姓。”
“同為一祖,即為一氏,設有宗祠,共同祭拜,而這,便形成了龐大的宗族,或有以數十萬人宗族之氏,猶如國中之國,自行宗族法,可謂是望而生畏。”
“而這,並不有利於國家的統治,在朝廷政令之中,這些宗族聽令則安穩,違背則亂,”
“故而,分氏族勢在必行。”
“我提議,九族之內,即以分氏立祖,如我贏氏,從根本上解決宗室問題,以陛下為中心,上有九族,下有九族,其餘宗室,賜姓,自立宗祠祭拜,不再以贏氏稱。”
“而普天之下所有氏族,皆以此法分氏族姓氏,為萬家姓。”
“然而,此法違背德行祖宗,是以道德淪喪,認祖歸宗連祖宗都不認。”
“因此,我提議,請陛下鑄造萬家秦鼎,上刻天下氏族姓氏,以鼎為尊,為天下氏族共尊祭拜,為天下氏族的始祖鼎,受天下香火共同祭拜。”
“昔日,夏禹製九鼎,為天下鼎,上刻九州堪輿,自此,天下九州格局定。”
“今日,陛下亦可製萬家秦鼎,為人祖鼎,上刻天下萬氏,自此,天下氏族格局定。”
“而子孫延綿不絕,必然數之不盡,天下鼎尚且九,我秦國既然可傳萬世,鑄鼎以萬,一氏一鼎有何不可。”
“今後凡有分氏,即鑄鼎入人祖鼎,方為我炎黃子孫,華夏之民,秦國百姓。”
嬴城擲地有聲的說完。
安靜。
還是安靜。
所有的重臣集體安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