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空印案!朱元璋的第一道考驗!(1 / 3)

諸多回憶湧上心頭,情緒之強烈,甚至感染到了蘇澈。

這些畫麵讓蘇澈沉默許久。

雖知道馬皇後和朱元璋是古今罕見的帝王與皇後,可那濃鬱到化不開的思念,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痛,還是讓蘇澈震撼不已。

朱元璋是千古一帝,戎馬征戰一生,嫉惡如仇,對貪官恨到了骨子裏,甚至不惜大開殺戒,就算牽連無數,也要懲戒到底。

就這樣一個冷酷到有些殘忍的殺人狂魔,內心深處竟是如此的柔軟,或者說,軟弱。

即便是如此偉岸之人,也有需要依靠和傾訴之人。

自古君王多薄幸,最是無情帝王家。

像是朱元璋和馬皇後這樣的夫妻,當真是非常少見。

在馬皇後死的那一天,大臣們如喪考妣,哭得比誰都傷心,一方麵是為馬皇後這樣好的皇後死了,十分之悲痛。

另一方麵,則是因為朱元璋這把天子劍,從今以後,再沒有了劍鞘,作為臣子,又怎麼可能不傷心呢?

在這些大臣看來,馬皇後死亡,代表著他們前途堪憂,代表著他們可能更加容易被殺。

事實也正是如此。

馬皇後去世後,朱元璋的性格變得更加暴虐,因為一點小事就經常殺太監殺大臣,被殺的大臣不在少數,因為諸多案件,更是大肆屠殺官員——這把天子劍再也沒有劍鞘了,那誰也無法阻止朱元璋的殺戮!

胡惟庸案後,還有空印案,郭桓案,以及藍玉案。

算算時間,接下來的應該是空印案?

所謂空印,就是在文書上預先蓋上印章,需要用時再填寫上具體內容。

按明朝規定,每年各布政司、府、縣都要向戶部呈送錢糧及財政收支、稅款賬目。

戶部與各布政司、府、縣的數字須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結項。

如果有一項不符,整個賬冊便要被駁回,重新填報,重新蓋上地方政府的印章。

因為上繳稅款,在運輸過程中難免有損耗,出現賬冊與實物對不上的現象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前往戶部審核的官員都備有事先蓋過印信的空白書冊以備使用。

這本是從元朝既有的習慣性做法,也從未被明令禁止過。

但。

沒被明令禁止過,並不意味著就沒有問題,相反,問題非常大。

一個蓋過印信的空白書冊,能帶來相當之多的回旋餘地。

說白了,這是蒙古元朝時代就遺留下來的陋習,使用空印會給貪汙大開方便之門。

這事兒或許在很多人看來隻是小吏偷奸耍滑,甚至很多人認為是交通、通訊條件所限的折中辦法。

但問題是,賬目這玩意兒,是多少就多少,如果有什麼不符,那就應該說明不符的原因,而不是去把它改得來“符合”。

更重要的是,戶部明明知道各地這樣做假賬,卻給予了長期默許。

這不是中央和地方官僚合夥坑蒙朝廷麼?

財政年度結算可以這樣作假,那什麼賬不能這樣作假?

發生“空印”事件後,史載,朱元璋的反應是“盛怒”,認為這是欺罔行徑,朝臣嚇得瑟瑟發抖,都不敢諫言。

就在這時。

有太監傳話,錦衣衛指揮使毛驤求見。

蘇澈頭也不抬的說:“讓他進來。”

這個時間點,朱元璋將自己的護衛親軍進行了裁撤改編,打造成了一支直接受自己管轄的特務部隊,也就是錦衣衛。

而毛驤,便是這錦衣衛的一把手。

錦衣衛的職責是直駕侍衛、巡查緝捕。

錦衣衛和那些大臣,天生站在對立麵上,可謂是水火不相容。

毛驤作為錦衣衛指揮使,剛上任就糾察諸多不法行為,為自己升官之路上鋪上墊腳石,簡直是理所當然的行為,此刻他跪在下麵,認真的說著:“啟奏陛下,這是臣剛剛從戶部查抄到的一本賬目,請陛下龍目禦覽。”

太監立刻將毛驤的賬本遞了上來。

蘇澈瞥了一眼毛驤,他的頭頂的氣運是紅色,如血一樣的紅色,裏麵還有一抹黑色和黃色相互糾纏。

隨後蘇澈低頭看了一眼這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