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吸收足夠的財富,他才能有機會養的起大量兵馬,並且去實行自己心中的理想。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排隊時間。
這裏的商隊來自天南海北,口音和穿著各不相同,但共同的目的都是去草原上撈一筆。
畢竟草原王庭那裏,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的金礦,每年都在往外吞吐著大量的金子。
偏偏他們工業和農業都不發達,各種資源比較緊缺,金子正好是一個所有人信任的貴重物品,因此商業發達也就在意料之中。
這些年狼庭之所以發展如此迅速,甚至於能拉起三四十萬大軍攻打大魏,就得益於發達的商業給他們帶來了足夠的物資。
聽著路上天南海北來自各處的大魏人互相吹牛聊天,葉牧想要發展蒼原,甚至拿下燕北關的念頭就更加強烈。
以他的眼光來看,如果好好的經營這條商路,養活兩三個州的百姓不成問題。
等待的時間雖然漫長卻不無聊。
大家都是來做生意的,到了草原上之後說不定還要抱團取暖,所以互相之間相處的都比較融洽,串門子的人不在少說。
雖說馮家商隊比較大,一般小商隊不會來自找沒趣,但也有同體量甚至更大型的商隊負責人過來串門。
葉牧就一直跟在馮四左右,了解了不少大魏境內的商業情況和各地風俗趣事。
馮四也樂得更大打好關係,去哪兒都把他帶著。
燕北關的入關檢查非常仔細,不但要查帶的什麼貨物,還要檢查數量和質量是否對的上。
畢竟燕南侯就是靠著收取不菲的入關稅和出關稅賺取力氣,自然不會對這個錢袋子放鬆警惕。
這也就導致入關的速度變得十分緩慢,像他們這種排在四五裏地之外的商隊,可能要等到半夜才能進去。
時間一晃而逝。
到了晚上之後,守關士卒換了崗,繼續著這個繁忙的工作。
等到皓月來到正中間的時候,終於輪到了馮四他們的商隊接受檢查。
這下馮四可沒時間帶著葉牧到處亂晃,交代了他一聲之後就忙前忙後的照顧起了車隊的檢查。
關門前的空地上設立了幾道卡口,分別有卸貨稱重、點驗數目,以及負責收稅的地點。
等到商隊交完稅之後,還有等待在旁邊燕北關百姓們重新裝上貨物。
不過他們需要看重量付出一定的工錢,也不貴,平攤下來一個人也就四五文錢。
商隊為了趕時間和省事,一般都會選擇雇傭這些百姓裝貨,也算是燕南侯給本地百姓創造出來一個就業崗位,養活了不少人。
葉牧仔細的觀察著每一個流程,發現商隊負責人和工頭們對接的時候,都會簽署一個臨時的紙麵約定。
比如裝車過程中不慎損壞的貨物該如何賠償,或者是本來貨物在路上就出現了質量問題又該誰負責。
這些臨時的契約雖然條目不多,但很好的解決了雙方之間一些矛盾。
隻要出了事情,哪一方不按照約定來,守關的將領立刻就會帶著燕南侯專門分配在這裏“判官”出動,按照條約快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