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郭嘉當縣尉(1 / 2)

漢時,郡守延攬郡中人才,養於府中,專事謀議,是為師友,稱為散吏,其地位相當於掾、史,其中地位最高者便為祭酒。若是太平盛世,師友祭酒的地位並不算低,雖然手中沒有實權,但常伴隨在郡守左右,重要性也不可小覷。但是如今的潁川郡內很多衙門都是空的,像師友祭酒這種類似於後世名譽顧問的官職就隻能是讓人一笑了之了。

郭嘉明知李景拋出師友祭酒的魚餌,就是想探明自己的底線,便不由得笑語連聲道:“文德兄,師友祭酒唯有德高望重者才能勝任,某資曆尚淺,根本不足以擔此重任,就此告辭!”說著,郭嘉向李景施了一禮,轉身就走。他這一招以退為進使得漂亮,就看李景如何接招了。

“奉孝先生留步!”李景心裏一緊,擔心郭嘉真的走了,自己還真不好向高幹交代,急忙道:“郡中主薄一職倒是空缺,不知奉孝先生是否有意?”主薄乃是郡守身邊的重要幕僚,參與機要,總理府事,比起師友祭酒高出何止一籌,看來李景的確是拿出了誠意。

郭嘉轉身施禮道:“承蒙明府抬愛,我心中不勝感激,理當欣然從命才是。隻是我這一次攪黃了郭霸那廝的好事,他定然要尋機報複。我在明府身邊時,自然無恙,就怕是一出太守府,恐怕會遭那廝暗算呀!”

“那以奉孝先生之意呢?”李景知道辛郭兩家門下劍客眾多,再加上徒附、賓客與奴隸,數量上並不少於他麾下的兵丁,郭嘉所言並不是危言聳聽。

郭嘉兜了這麼大的一個彎子,等的就是李景這一句話,當下不慌不忙道:“我雖為讀書人,但是自幼便有投筆從戎的想法,不知明府軍中可有空缺?”

原來,昨夜裏高幹就告訴郭嘉,最好到軍中就職.

這就是高幹的聰明之處了。身逢亂世,什麼都沒有軍隊重要,手中有了軍權,腰杆子才能挺得筆直。

“這——”李景有些為難了。不是他不願意把軍權交到郭嘉的手中,而是他這一次滿打滿算也不過帶過來千把號人,除了自己身邊的門下督握有三百人之外,其餘有都尉祖勝、帶領。而郡中另外的兵力,皆在郡長史淳於山的掌控之中。

李景尋思了半晌,方才想出了一個折中之法:“本府可任奉孝先生為別部司馬,並提供糧餉,至於兵源,招多招少,就看奉孝先生的手段和人脈如何了。”

軍司馬原本是大將軍的屬官,秩比千石。其中別領營屬者稱為別部司馬,共所率兵士數目各隨時宜,不固定。但是自黃巾起事以來,各地郡守常設此職,便於招兵買馬。

郭嘉沒想到李景隻是給了他這麼一個虛職,一兵一卒也不給,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那句俗話——光杆司令不帶兵了。可話說回來,這樣自己起碼有了一個招兵的名分,又有糧餉可用,也算是不虛此行了。但是郭嘉還想從李景身上多榨取一些油水,並不輕易鬆口,又道:“明府,某手無縛雞之力,您總得給某找一隊親衛吧。”

按說郭嘉的要求並不過分,看著高幹的麵子,李景一時之間還真想不出拒絕的理由來。就在他打算忍痛割愛,從自己的衛隊中抽出十個人送給郭嘉之時,忽地想起高幹囑托的一件事來,就說道:“奉孝先生,陽翟縣府中還有百十來個縣卒,你若是不嫌棄,就去那裏當個縣尉好了。”

郭嘉知道那些縣卒個個是欺壓良善的好手,雖說大都沒有上過戰場,但是比起新招的新兵蛋子還是要強一些的。更何況,如今的陽翟縣府連縣令都沒有,所有民事都由太守府的主薄代理,而治安則是由縣尉一手遮天,自己若是能身兼別部司馬與陽翟縣尉兩職,將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要知道,在亂世之中,一個沒有兵馬的縣令根本比不上一個有兵馬的縣尉。

“明府抬愛,某自當銘記五內!”郭嘉這幾句話倒是發自肺腑的,因為他明白如今這世道,手裏有兵與無兵真是天差地別。自己有了那一百名縣卒,就算是有了迅速崛起的本錢,縱是郭霸想對付自己,也不敢像往日那樣明目張膽了。

“郭縣尉客氣了,此乃本府分內之事。”李景並沒有按照慣例讓郡中都尉或者是門下賊曹送郭嘉去上任,而是僅僅丟給了郭嘉一顆別部司馬與一顆陽翟縣尉的銅印便端茶送客了。當然,一紙給倉曹的手令也是必需的。憑著這紙手令,郭嘉可以到倉曹那裏領取一定數量的糧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