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上門找麻煩(1 / 2)

郭嘉這一席話讓原本就猶豫不決的眾縣卒紛紛喪失了鬥誌,一個個丟棄了兵刃,匍匐在地,齊聲道:“我等願意追隨郭縣尉!”

郭嘉殺了淳於俊,招撫了那些縣卒之後,便讓郭怒將淳於濤的人頭懸掛於陽翟城東門城樓之上。

郭怒不解道:“公子,這樣做確實可以大快人心,使公子的聲望倍增。但是以我們目前的實力,何必去過分招惹淳於家呢?若是逼得那淳於導狗急跳牆,帶上部曲來攻打縣府,就未免有些得不償失了。”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怒叔何必長他人誌氣,滅自家威風呢?莫說小小的一個淳於導,就是淳於瓊在此,我也絲毫不懼!再者說,高元才正在暗中注視著我等的一舉一動,我若不拿出一點兒真本事來,難免讓他小瞧了我?”郭嘉胸有成竹道:“以我們的實力,自然不是淳於家的敵手。但是,某若是將辛、郭二家以及李太守都綁在我們的戰車上,淳於導還敢來自尋死路嗎?難道他不怕淳於家被幾大勢力趁機聯手剿滅?”

“公子,你的意思是?”郭怒還是有些不明白。

郭嘉微微一笑道:“怒叔隻管去東門城樓懸掛淳於濤的人頭,我隻須寫上幾張安民告示,將誅殺淳於濤的功勞給辛璦、郭霸還有李太守他們都分上一份,如此淳於導摸不透我們虛實,哪裏還敢輕舉妄動?靜觀其變是其唯一的選擇。這樣,就隻能是吃一個啞巴虧了。”

“公子真妙計也!”郭怒施了一禮,興高采烈的去了。

那些郭怒請來的江湖少年看在眼裏,對郭嘉更是越加的敬佩起來。

果然如郭嘉所料,淳於濤的人頭被懸掛之後,民心大定,新任陽翟縣尉郭嘉的聲望一時之間已經超越了潁川太守李景。

郭嘉乘機打出招兵旗,短短七八天光景,便已經招募到了五百餘人。

郭嘉將操練兵馬的事項交給了新近來投的楊醜、李凱、韓剛三人。

說起來,楊醜前來投軍之時,還真讓暗中的高幹高興了好大兒一陣。

其實,高幹並不認識楊醜。他隻是知道在曆史上楊醜是張楊的部將,心向曹操。建安三年,張楊顧念舊日之情,欲解下邳之危,出兵東市,遙相呼應呂布。楊醜殺了張楊,欲將首級獻與曹操,不想被眭固所殺。

高幹之所以記得楊醜,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楊醜奇怪的名字。因為在三國史上,名喚“醜”者,還有一人,那就是河北大名鼎鼎的四庭柱之一文醜。楊醜占了文醜的光,名聲也跟著響亮了許多。

楊醜原來在張揚那裏任左營第一曲軍侯,因為與黑山賊出身的眭固不和,便帶了數十名屬下悄悄離開了河內,想回老家彭城投靠陶謙。不想路過潁川時,聽說郭嘉招兵,便投之帳下。

郭嘉看這個楊醜長得一點也不醜,反而是劍眉虎目,威風凜凜。看得他不住搖頭,暗道:“以貌取人不可取,以名取人更不可取!”

韓剛,二十九歲,並州五原人,說起來還是呂布的同鄉,原來在荊州牧劉表的麾下的麾下任都伯,射得一手好箭,因為得罪了劉表的小舅子蔡瑁,這才逃出了荊州。也是聽聞郭嘉招兵,便前來投靠。

李凱,三十三歲,冀州鄴城人,原是冀州牧韓馥的親兵,為人膽大心細,身材高大,膂力過人,韓馥自殺後,他一直在外亡命,被郭嘉招入麾下。

有了這三個軍旅出身的行家,郭嘉自然是加以重用。郭嘉雖然熟讀兵書,富有韜略,但是對於練兵、帶兵並不在行。既然不懂,就索性放手交與懂的人來幹。這就是郭嘉的性格。

郭嘉將麾下六百人的隊伍按照人員的特長分為六隊,委任楊醜、郭怒等人為隊率。

有了這六隊精兵,郭嘉將陽翟縣城的治安打理的井井有條。雖然稱不上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但是比起淳於濤在位時,絕對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郭怒見諸事皆定,便催著郭嘉前去辛家提親。畢竟,辛琪與珠兒住在土地廟裏也不是個長久之法。

郭嘉也想把自己的終身大事解決了,便令郭怒去請高幹前來商議,最好讓他去請潁川太守李景親自出麵玉成此事。

可是,讓郭嘉沒有想到的是,高幹竟然不知所蹤了。

就連在甄家糧店坐鎮的甄洛也不知道高幹去了哪裏,所幸的是,與高幹一起失蹤的還有典韋。

“難道高元才去找郭霸的麻煩了?”雖然郭家大院人手眾多,又有虎癡許褚這等頂尖兒高手坐鎮,但是郭嘉並不是多麼擔心。畢竟,有典韋陪著,以高幹的實力,最多也隻是有驚無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