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蒸汽鳥報社”都開始忙碌起來了,僅僅隻是因為須彌發來的一篇論文。總編的咆哮著指揮手底下的人,編輯部裏人們川流不息,就連印刷機發出的“哢嚓哢嚓”的聲音也是一刻也沒有停下。
蘇均的肯定給予了他們前所未有的信心,相比於以往那些對於“三體問題”擦邊研究的學者們,這次似乎真的有人解開了“三體問題”,隻不過是“限製性三體問題”。
但好歹有人解開了不是嗎?萊依拉在《解限製性三體問題》這篇文章的最後更是直接給出了兩個解,就因為這“兩個解”,蒸汽鳥報社上上下下都在為此而忙碌。
隻是此時外界的人們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他們還沉浸在《自然》帶給自己的巨大震撼之中,當然,還有“三體獎”和琺露珊。
直到第二天的早上,無數學者從睡夢中起來的那一刻,有多少人的下巴都掉在了床上。
這就不得不誇一誇《蒸汽鳥報》的行動效率了,隻能說不愧是興盛如此之久的報社。不僅有完整迅速的投稿路線,還有著完善的、係統的宣傳和發行手段。
要知道從“萊依拉”投稿開始,不到半天就被送到了“蒸汽鳥報社”總部,又花了不少時間驗證論文的真實性。
即使這樣到第二天的時候,蒸汽鳥報社已經完成了一份特刊的發行。隻能說這是蘇均羨慕不來的,《自然》的起步很晚,雖然有蘇均坐鎮,可是這些硬件的設施和完善的係統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建立的。
可以說《蒸汽鳥報》這次是打了一場漂亮的閃擊戰,不僅蘇均沒有想到就連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直到一份頭版頭條為“《解限製性三體問題》,作者:萊依拉”的報紙直接拍在所有人的臉上。
炸了!整個提瓦特學術界炸了!
畢竟有不少學者都認為能第一個給出“三體問題”答案的是作為“三體問題”提出者的蘇均,可現實狠狠的給了他們一個大比兜。
因為第一個正式在“三體問題”上麵有學術性進展的是一個小姑娘!一個須彌教令院的學生!甚至於她連教令院的導師都不是!
什麼叫做天才?這就是天才!有些問題隻有他們能給出答案,這種天賦性的東西是不看年齡的,在這種“超能力”麵前任何人都不得不低頭。
以前蘇均是這樣的,現在的萊依拉也是這樣的。一顆學術界冉冉升起的新星,雖然現在的學術界是白天,一顆太陽掛在那裏。
萊依拉的《解限製性三體問題》確實是“一炮而紅”,不過還是有不少學術界的大拿看出了些問題。
“她並不是給出了‘三體問題’的解,隻是解出了‘限製性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