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隨著蘇均的演講以及《璃月日報》一篇文章的發布,整個璃月港再度熱鬧了起來,走在大街上麵聽到最多的就是兩個字——“同誌”。
作為蘇均在璃月國立大學附屬國際班開學儀式上麵演講發言中首次出現的一個名字,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或是因為蘇均又或是因為其本身的原因,一時間成為了人們口中的“熱詞”。
“同誌,麻煩給我來一壺上好的茶水。”
“好的,同誌,請稍等。”
“謝謝你,同誌。”
“不客氣,同誌。”
當然,身為璃月人的驕傲也在這一刻體現的淋漓盡致,不過也不缺乏有些人是跟隨熱度興衝衝的跟風。
但是關於蘇均的討論也是再度讓大家夥由衷的感慨。
“欸,你們還記得不?當初蘇先生在另一場演講上麵的發言?”
“記得!當然記得!我現在還會背呢!”
“我也會!我也會!”
“那咱們一起來?”
“願璃月青年都擺脫冷氣,隻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哈哈哈哈!”
“真是痛快啊!”
“是啊,蘇先生真的是一點都沒有變呢,以前他是那樣告訴我們的,現在他也告訴我們,我們是八九點鍾的太陽,是世界的希望……”
“明明自己就是天才中的天才,太陽裏的太陽,可是他從來不會那樣說,似乎永遠在激勵著我們,我……”
“沒錯!我感到自豪和驕傲!我很驕傲我能和蘇先生處在同一個時代!”
類似的討論在璃月的每一個角落裏悄無聲息但又激蕩著發生,同誌之聲也跟隨著傳遍了璃月發出陣陣回響。
這一刻,人文精神的燈塔有了具象化的表現形式,火炬被高高舉起!
當然,這樣的情況不隻是發生在璃月,而是同時席卷了整個提瓦特七國。
璃月、蒙德、稻妻、須彌、楓丹、納塔、至冬都有著相似的聲音發出,它們好似在同一瞬間發出了令對方心髒、靈魂都震動的頻率。
同誌!
《蒙德報》:如果非要在提瓦特的人類中找到一個能代表世界上美好品質的人的話那一定且隻能是蘇先生。(蘇先生永遠是我們蒙德最親密的同誌!)
《須彌學術報》:作為隻討論學術性的存在,我們一般不對其它做出評價。但是毫無疑問的,在談及我們這個時代的時候,蘇均——這座人文精神的燈塔是永遠繞不過去的話題。
《稻妻報社》:全世界同誌們團結起來!!!
《納塔周報》:標題——蘇先生是天下第一好!!!
《至冬聲音》:他很完美。——至冬宮女皇
《楓丹報》:眾所周知,蘇先生具備一切美好的品質,當然了,在寫《咚咚吊橋墜落》的時候例外。
《蒸汽鳥報》:本文報道記者夏洛蒂[圖片][圖片]
……
仿佛一瞬間大家似乎都想要把一係列美好的詞彙加到蘇均的身上,對此還並沒有感到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