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克裏森的“奴隸軍團”(下)(1 / 2)

克裏森對此相當的了解,就好像他曾經真的在奧斯曼帝國生活過一樣,甚至連有關於奴隸貿易的一切都知道的一清二楚,甚至就連專精於此的奴隸商人眼神都有些奇怪了起來。

這年代可沒有網絡這種好東西,汲取知識的方式隻有經驗、書本以及口口相傳,就算是一般去過一個地方的人也很難摸清當地的門道,隻有在當地生活了數年的人才能搞清楚其中的彎彎繞。

甚至就連不少做奴隸貿易的人也隻清楚,奧斯曼帝國在埃爾及利亞地區有對外的奴隸市場,但是很少有奴隸商人們知道,在深入奧斯曼帝國境內之後的克裏米亞地區同樣也有一處巨大的努力交易市場。

奴隸製度已經深入到奧斯曼帝國的骨髓當中了,不管是在奧斯曼宮廷當中的閹奴,還是在軍隊當中的奴隸兵,亦或者是跟沙俄一樣被束縛在田地之上的農奴,甚至是在埃迪爾內,安卡拉,卡尼亞,布爾薩這些城市之內的不少應該是城市標準小市民階級的手工業者們,甚至都有不少成為了奴隸——他們被稱之為手工奴。

這個國家之內有兩成到三成的人口是奴隸,是全世界奴隸占總人口第三大的國家——在它前麵兩個比例更大的國家是巴西和美國,美國南方地區有近半的人都作為奴隸生活著,而巴西則更為糟糕,全國上下除了奴隸之外不是種植園主就是奴隸販子,甚至連手工業者都極為稀少,靠著奴隸和農產品照樣過得相當滋潤。

但是和其他國家不同的是,奧斯曼帝國的奴隸青年軍是真的使用奴隸當做軍隊的主體構成的,在其他國家最多用奴隸當當輔兵,隻有奧斯曼人真的用這幫子奴隸充當戰兵,而且效果居然還意外的不錯,數百年來他們都還一直采用著使用奴隸兵當做軍隊的重要戰力。

不過通常情況下這些奴隸兵們都是在奧斯曼帝國內部“流通”的,一些大埃米爾或者是奧斯曼帝國本地的一些帕夏會把這些奴隸兵作為禮物來贈送給手底下的那些加齊們。

這種行為頗有一種當年明朝邊關將領互贈私兵的樣子,這些奴隸兵們就頗有一種當年遼東將領們私兵的風範。

而且其實已經成為了精銳士兵的奴隸兵們,在地位上和其他士兵也沒什麼兩樣,奧斯曼的《沙裏阿法》保證了奴隸們不受到虐待和苦役,這就讓這些士兵們成為了珍貴的“貨物”。

“從克裏米亞買奴隸?那些會打仗的奴隸在奧斯曼可都是搶手貨,基本上沒有人會把自己手底下的精銳士兵賣掉,就算要賣,奧斯曼帝國的那些埃米爾或者帕夏也會第一時間把那些精銳的士兵們挑選走的......”

老板的眼珠子轉了轉,臉上露出了為難的表情,對方確實很懂關於奴隸貿易和奧斯曼帝國的事情,但是既然他過來求老板幫忙,那同樣一切好商量。

奴隸商人都是要賺錢的,想要從奧斯曼帝國境內將這些會打仗的奴隸運過來可不是“知道”這些信息差就行的,知道之後去打通關節才是最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