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沒等林知遠開口,蔣鋒就提出了反對意見。
“用募捐的資金來解決政府財政困難,很容易引起社會輿情啊!”蔣鋒麵色凝重,“在我看來,像這種錢,應該是用來錦上添花,而不是用來雪中送碳的。比如災後重建工作,應該是咱們政府解決了基本問題後,再用這些募捐資金來添磚加瓦,增加群眾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包括學校也一樣,咱們好歹要創造基礎的條件,才能利用所謂的教育基金,助力教育事業更上一層樓!而不是期待著用這筆基金來替咱們建學校!”
不由自主地,蔣鋒說話的語氣就變得有些嚴肅激動,讓在座的人都聽得膽戰心驚,以為他因此而生氣了。
不過朱永輝卻還是客觀冷靜地進行了反駁,“蔣鄉長這個話確實有理,但是我覺得也有一點以偏概全。像西部省份那些山區的偏遠村莊,地方財政根本就無法支撐其蓋學校,所以他們是完全依靠著社會募捐資金蓋起來的希望小學,來解決孩子們的教育問題。雖說咱們潭前沒有這麼誇張,但這種辦法,還是不應該全部摒棄的!”
作為財政所的所長,朱永輝考慮問題自然是立足自身的工作,所以隻要能夠減輕鄉財政壓力的辦法,他都大力支持。
“我沒有說完全摒棄,我隻是說咱們這種思維要不得!應當財政支付的,就要由財政支付,而不是想著用別的錢來解決問題!社會募捐可是治標不治本,最根本的,還是要咱們鄉裏拿出具體的措施來發展經濟”。
蔣鋒見他們似乎對自己的意思有些誤解,連忙解釋。
“可現在不是財政由困難了麼,有些問題還是多多少少可以用這個辦法來緩和一下嘛!”
朱永輝聽到蔣鋒的聲音比剛剛都還要大,雖說心裏還是有很多想說的,卻也強行忍住,隻是小聲嘀咕一句。
“我說一下我的看法吧”,原本林知遠還喜聞樂見這種熱烈的討論氛圍,但發現氣氛開始變得有些劍拔弩張後,便及時出來表態調停。
“天碩同誌不錯啊,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新思路”,看了一眼章天碩後,林知遠露出微笑,隨後翻看了一下自己剛剛做的記錄,說道,“對於這個社會募捐和教育基金的事情,剛剛仔細聽了下永輝和蔣鋒兩位同誌的看法,都各有道理。永輝同誌是立足我們的財政實際,蔣鋒同誌則是考慮了我們的政府形象”。
之前當鄉長的時候,林知遠也跟蔣鋒一樣,會直言不諱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並且據理力爭來論證。可是現在不同了,作為一把手的書記,如果在這種辯證性的問題上觀點太明確的話,很容易打擊幹部的積極性,從而不利於工作的開展。
“但是這兩個角度,也並非是完全對立的,咱們可以試著探索一下兩者之間的平衡。比如說,修橋修路修學校按道理確實是應該咱們財政出錢,但是若有人願意捐助建設的話,那咱們也不能辜負人家的好意嘛!在這方麵,我們政府的態度保持不主動不拒絕就好”。
喝了一口水,林知遠解釋道,“不主動的意思,就是說咱們不能依賴於社會捐助來幫忙解決問題,而不拒絕,則是說若有人願意主動幫忙,咱們也沒必要拒絕”。笑了笑,他繼續說道,“不過咱們現在似乎有些在紙上談兵啊,我到潭前也工作這麼久了,可從來沒有聽說過哪個人或者哪個機構提出說願意給我們潭前捐助的”。
聽到這話,眾人都不禁有些愣住,隨後自嘲地笑了笑。
朱永輝和蔣鋒更是立即對視了一眼,發現對方嘴角都憋著笑,但眼神裏卻滿是尷尬。
敢情剛剛兩人聊了這麼久,聊了個寂寞!
畢竟要討論潭前該不該用接受的社會捐助來解決問題的必要前提是,這兒得有人來捐助啊!要是都沒人願意來捐助,那不白瞎麼!
見他們似乎有些沮喪,林知遠連忙寬慰,“之前沒有人願意來捐助,但是以後不見得沒人願意啊,咱們可以想些辦法”。
聽到想辦法,眾人又紛紛抬頭,眼神泛光,心裏嘀咕著,難道這林書記又有什麼好點子?
隻見林知遠將筆記本合起,雙手自然地抬放在桌麵,麵帶微笑,平靜地娓娓道來。
“各位,咱們暫時先不說社會捐助的事情,而是先來聊一下招商引資。剛剛天碩同誌提到了這個事情,其實之前蔣鋒同誌,孫華和國軍同誌,還有來生和永輝同誌,也都有私底下跟我聊過。現在的潭前若是想要有長遠的發展,那招商引資是勢在必行,隻是怎麼招,去哪裏招,招什麼樣的企業來,是我們要先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