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以這樣莫名其妙的方式結束,給朱高熾好好上一課,讓他明白,這裏並不是現代的公司,做錯事可以付出少許代價,他是世子,稍有不慎,就要死人。
朱高熾憋著一肚子火,他知道這些事都是曹忠文搞的鬼。但他並沒有受到任何懲罰,王妃似乎完全忘記他。
不過作為世子,朱高熾一直想收拾他。
燕王府內部勢力盤根節,這段時間已經暴露出不少,但朱高熾卻誰都不能動,導致他做事束手束腳,必須要拿某個人開刀,他把目光瞄準曹忠文,而這個機會很快就來臨。
冬天來臨,第二批冬衣很快發下,但這批冬衣有些問題,每件衣服的棉衣比第一批少半兩,這些事情也是曹忠文負責,這個機會朱高熾不會再錯過。
北平乃是酷寒之地,冬天來得早,過完陰曆十月就有些寒意,到十一月就落大雪。
而且最近幾年,寒意越來越厲害。
朱高熾得知棉衣輕了半兩完全是因為將士抱怨說這次冬衣不怎麼暖和。
明朝時期棉花的應用已經得到推廣,不過用途非常單一:用來充當填充物。
衣物或者被子填充棉花,比蘆葦絮之類的要暖和的多。
朱高熾既驚訝於棉花的應用,又興奮於自己終於找到合適的財源。當士兵抱怨棉花不暖和時,他命人拆開棉衣,看到雪白的棉花。
無意中用稱稱後,才發現棉衣少半兩。
這種事兒非常正常,棉衣的製作也是王府工匠經手。
起初朱高熾並沒往曹忠文身上引,但是很快他就發現這件事曹忠文還真脫不了幹係。棉衣的製作發放,都要經他的手,稍微一查原形畢露。
朱高熾震驚無比,命人查賬。古代雖然有四柱記賬法,類似於如今的複式記賬,不過軍營中的賬目大多數還是使用流水賬的方式。
朱高熾利用表格、圖表等工具,輕輕鬆鬆就查出賬目中的問題。
這次查賬,涉及到官吏二十餘人,他們的手法也很簡單,就是虛報賬目。
比如棉花采購花了一千兩,賬目上記作兩千,單獨查看流水賬完全看不出問題,但複式記賬對比,就會發現有項目缺失。
總共涉及金額不過是五萬兩銀子,這也跟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比較晚有關。朱高熾得了這些東西,猶如得了令箭,命人即刻將名單上的人盡數抓捕下獄。
而對於主犯曹忠文,朱高熾親自前去抓捕。
曹忠文被堵家裏出不去,朱高熾查賬時他就有所察覺,不過一直以來他都認為自己被燕王、王妃喜愛,又是從小看著朱高熾長大,就算真的有什麼問題,也會網開一麵。
更何況貪些錢財,左右不過是小事。頂多被罰些錢財,做個認罪悔過的態度就能過去。
所以他並沒有動作,當朱高熾到來後,他立刻痛哭流涕,訴說著自己多麼不容易,又說自己真心悔過,請求再給次機會。
“世子,老臣一步踏錯,悔不當初,求世子給老臣次機會,老臣一定戴罪立功。”曹忠文四五十歲,跪抱著朱高熾的雙腿,眼淚鼻涕一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