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世子的爐子仿製成本太高(1 / 3)

陳敬智本身做的是毛皮生意,跟遼東地區聯係緊密,朱未銞能想到煤爐的功用,他自然也清楚。

遼東地區到冬季零下幾十度,潑水成冰,甚至十月份都已經凍得伸不出手,年輕時陳敬智甚至見過凍死雪地裏的老鼠,依舊保持著逃跑的姿勢。

煤爐在當地會多受歡迎!

所以次日天色未大亮陳敬智便催促仆人趕緊跑去煤爐店排隊。

到了店鋪,仆人有些傻眼,他凍得跟個傻狗似的跑過來,還以為自己最早,誰知道早就有其他豪商家的奴仆排隊。

等到天色大亮,煤爐店開門,眾人瘋狂衝進去,眼睛都綠了,裏麵整整齊齊排列著煤爐,有人高喊:“我要二十個。”

眾人一聽哪肯落後,爭先恐後報數量。

店員微微一笑,等眾人聲音都停方才道:“不好意思諸位,今日不能賣。”

“什麼怎麼不能賣?”

店員笑道:“今日僅僅是展示用,要買的話諸位不妨先登記,三日後才能購買。如今這批貨,要優先供給漏澤園與養濟園。”

眾人十分不滿,紛紛叫囂要求店員必須售賣,他們羅列出許多理由,然而店員隻是微笑,並不回應。眾多奴仆不敢放肆,隻得回去稟告。

陳敬智也不知朱高熾葫蘆裏賣的什麼藥,隻能耐心等著,次日他忽然想明白了,朱高熾還是在炒作,煤爐隻能看不能買,很快就在城中引發巨大話題。

別說這些高門大戶,就連黔首小民都知道世子爺開了個店鋪,裏麵專賣煤爐。

所以三日後煤爐店正式開業,差點被擠垮,每人限購五個,衝在最前麵的奴仆,每個人都頂著上限買。

陳敬智得到煤爐後,先命人燒起四個,隨後把家裏的鐵匠請來,“這是世子爺做的爐子,你看看能不能仿製?”

那鐵匠四十來歲,世代以此為生,伸手拎起煤爐便有了結論:“老爺,這鐵皮倒是好製,須得費些功夫,太少不合算。”

陳敬智大喜:“既然能製,那便先製出來瞧瞧。”

鐵匠搖搖頭:“老爺,你看這爐子,關鍵是在裏麵,這裏的東西卻不知是什麼製作,看起來似乎是黏土,有了這層材料才能換鐵皮不至於燒化。”

“黏土?”陳敬智沒想到關竅居然是在內部,伸手摸摸,很是粗糲,“這東西你懂麼?”

“小的知道些,但跟這個不一樣啊。煉鐵時使用厚厚黏土糊住爐子,防止燒塌,但這個黏土跟煉鐵時的黏土不同,這麼薄,也不知是怎麼做到的。”

陳敬智說:“你便先製作試試。”

鐵匠領命下去,弄了五六天,才回來稟告,製作不了。

黏土的思路是對的,但成本極高,而且煉鐵用的黏土也不單純是黏土,製作出來厚實笨重。

連著弄費了五六個爐子,也沒搞出來。

陳敬智看著那一堆費爐子,心痛得直滴血,但為了更為豐厚的利潤,這點成本是必然的,然而錢撒出去,卻沒見到成果,讓他不由有些喪氣。

“你費了這麼多,就沒一點心得?”陳敬智不死心問。

鐵匠撓撓頭:“老爺,小的不是沒心得,但這東西小的真的不熟,或許那些燒陶工、或者製作窯爐的人能懂得更多。”

陳敬智咳嗽兩聲,揮手道:“快去請。”

小廝趕忙去請陶工,他們經常跟火打交道,對這方麵比較熟,專業人士就是專業人士,打眼一看就知道這玩意造不出。

“老爺,你看這黏土輕盈而緊密,跟我們用的不一樣,普通黏土達不到這樣的效果,這東西很輕便,而且燒起來還能保持不變形,普通黏土可不行。”

陳敬智問:“多久能仿製出來?”

“需要個十年八年。這東西拿不到配方隻能一點點試,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陳敬智差點沒暈過去,十年八年的黃花菜都涼了,要來何用?

“就不能製作出來新的,哪怕不如這個也好。”

陶工為難,沉默片刻道:“老爺,小的可以試試,但不能保證效果。”

陳敬智連連點頭,“好好,盡管製,你與陳二郎一起,做的好,老爺我重重有賞。”

陶工大為激動,與鐵匠陳二郎兩人湊一起嘀咕嘀咕商議。陳敬智隻能靜靜等著,幾日來這煤爐使用著著實方便,往日裏想要點熱水還得現燒,現在弄個壺隨時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