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真乃信人!”祝榮豎大拇指,有錢不賺,專做好事,這還不算是好人嗎?

朱高熾哈哈大笑,叫來周星月,給祝榮介紹,“王府商業都由她負責,以後你們也會打交道。”

祝榮道:“見過姑娘。”

周星月連忙還禮:“祝員外多禮,妾不敢當,隻求以後做生意祝員外多讓利幾分,讓我不至於賠錢,被世子責罵就成。”

祝榮笑道:“姑娘這話說的。能跟世子做生意是我的榮幸。”

朱高熾道:“你們兩人不要互相謙讓,做生意嗎,在商言商。祝員外還有什麼疑問?”

“隻有一事。”祝榮沉吟片刻,道:“如今運河不通,往北地運送糧食頗多不便啊。”

朱高熾笑道:“這有什麼不便的?走海運罷了。”

“海運?”祝榮腦子一轉,便大搖其頭,“海運麻煩,且不說須得打點各衙門,還得有海船,我不過是小商人。哪裏來的海船?”

“海船容易的很,我這兒有軍艦,雖然不是專門運輸用,但已改造好幾艘,專做航運生意,可以租給祝員外使用。”

“每年照付租金,其餘繁雜事項,皆不需管。”

祝榮瞪大雙眼:“當真!”

“當然是真的!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祝榮當然不放心,那幾艘軍艦他來的時候乘坐過,舒適談不上,但能裝貨啊,他要求的就是裝貨,有海船,那還怕什麼?

於是三人商議,主要還是朱高熾跟祝員外交鋒,唇槍舌戰,交鋒激烈,探討的就是細節的問題。

等到談完,已經過去一個時辰,兩人都口幹舌燥,總算達成一份雙方都認可的協議。

朱高熾道:“咱們得簽個契書。以後就按照契書說話,契書共兩年,兩年後視情況再做決定,你看怎麼樣?”

祝榮道:“都聽世子吩咐。”

朱高熾翻個白眼,剛才你怎麼不聽我吩咐了?

命周星月起草契書,契書起草完,雙方又對契書中的內容推敲,直至萬無一失,雙方才正式簽約。

簽完契書,朱高熾道:“下午我帶你去看看我的下個項目,你肯定非常感興趣。”

祝榮連忙起身告退,他知道能跟王府做生意已經不錯,至於吃飯,那是不可能的,他還沒有那個資格。

等祝榮離開,朱高熾問周星月學到了什麼。

周星月搖搖頭,她看不大懂,或者說看不到朱高熾希望她看到的東西。朱高熾便回憶方才的交鋒記錄,逐條分析。

尤其是他在談判中使用的技巧。

談判技巧說得好聽,其實就是對人性的把握。朱高熾雖然前世是個物理老師,但與人打交道的機會也不少,人性其實都是相通,舉一反三非常容易。

周星月大開眼界,院本不明白的地方,朱高熾這麼一說,她就恍然大悟,並且覺得這是理所當然。兩人一個教一個學,又說了半個時辰左右。

眼看時間快近中午,朱高熾道:“先吃飯。下午帶他去看看西市,重點介紹商業服務中心,務必要讓他花錢買點鋪子。下午我不過去,主要你負責。”

說完,他又想了想,道:“就算他暫時不交錢也沒關係。可以用貨物抵押。”

周星月應是,起身離開。朱高熾吃過午飯,稍微休息片刻,又馬不停蹄接見那幾個夷商。

張玉接到命令,便把人提出來,打扮幹淨送進王府。

朱高熾見到來人就立刻明白這幾個人是阿拉伯人。他們標誌性的大帽子著實太過顯眼。阿拉伯人宋朝時就已經在廣州形成聚集區。

明初雖然朱元璋厲行海禁,但卻也沒能完全禁止走私,廣州府地處偏遠,這些政令的影響更不大。

幾人見到朱高熾,即便沒有人說明,也知道這肯定是大官,單看庭院的豪華程度,已經令人震驚。所以他們按照中華人的習慣,跪地,嘴裏嘰哩哇啦說著什麼。

朱高熾腦袋疼,他不懂阿拉伯語,而且整個北平府估計也沒幾個人懂,畢竟雙方連見都沒見過。

絲綢之路中斷,雙方的交流變得極少。

這時張玉急匆匆跑進來,原來他忘記把翻譯送進來。有了翻譯,朱高熾精神一震,與幾人交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