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榮笑道:“沒人跟你搶,過兩日去請那些人,沒問題吧?”
“沒問題沒問題。要請幾個人都行。”
小妾連連點頭,有這張桌子,她就是杭州城裏最幸福的人。
“整個大明南方,你可能是第一個使用這樣桌子的人。”
小妾幸福得快要暈過去,趕走下人,拉著祝榮便進了裏間,胡天胡地好好搞一番。
祝榮出門都已快到傍晚,捂著腰逃難似的,頭也不敢回。
次日祝榮休息後,便攜著東西去了知府衙門。
杭州知府跟他並不熟,他的生意雖然做得大,但杭州知府是個清貴人,有文人傲骨。
以前多少商人送書送畫送美女,他一概不收,辦事也隻是公事公辦,叫人好不為難,請客不來,整日裏就是跟一些文士遊山玩水,唱和應酬。
直到有個客商不知從哪搞了幅李公麟的《鬆山圖》,他不但收下,還為那個客商收購絲綢提供極大便利。
眾人才明白,不是他不收禮,而是送的禮沒什麼意境,人家瞧不上。
祝榮準備充足,不但有茶碗一套,還有玻璃燈罩,以及文房四寶等物。
名帖送上,祝榮同時取出毛筆,遞給門子,道:“我有奇物,特來獻給大人,大人一看必然召見我。”
門子收了半兩銀子,自然盡心辦事,見到毛筆大吃一驚,咋舌道:“此物如何製做?我做門子這麼多年也沒見過。”
祝榮笑道:“你且拿去給大人瞧瞧。”
門子捧著毛筆進去,不多時果然出來,笑道:“員外請進,相公在客廳等著。”
不多時,兩人便進入客廳,祝榮帶著個小廝,終於見到正主,趕忙行禮問安。
知府四十來歲,十分清瘦,一撮山羊胡,乃是文人最為流行的裝扮。
單看麵相,這貨確實不是個貪腐之人。
知府笑道:“員外請坐。員外從哪裏尋來的此等好物?”
祝榮尷尬笑笑,壓低聲音道:“實不相瞞,北邊。”
知府勃然大怒,拍桌喝道:“好你個祝榮,你不知朝廷正在剿匪,卻還與北邊做生意,如此行徑與私通匪寇有何區別!”
祝榮撲通跪地:“知府大人容稟,非是小人私通匪寇,實在是小人生意本就與北邊有牽扯,可小人也不知北邊要起兵啊。
小人家業老小皆係於北邊,哪裏能說不做就不做?”
知府撫須道:“起來吧,念你心誠,本府就信你這一回。”
“多謝大人。”
祝榮起身,虛擦把汗,道:“此處去也不是沒什麼收獲,燕逆準許小人停靠,進城做生意,定然可以打探到許多消息,想來能為朝廷分憂。”
知府大喜:“如此說來,此事可為。待你立功,本府親為你上奏折請功。”
祝榮笑道:“多謝大人。此次前來,小的還有物什,想請知府大人掌掌眼。
小的從北地帶回來頗多,不銷出去,身家都賠進去了。”
言罷也不等知府同意,便叫小廝小心搬進來。
這裏麵有塊小型桌麵,鋼化過的,文房四寶四套,茶碗兩套,玻璃燈罩四套,以及香皂十塊。
知府道:“這些物什,你要賄賂老夫嗎?”
祝榮忙道:“豈敢豈敢,隻是讓大人掌掌眼,使用些時日。您是本地父母,有了您的許可,我才敢開張銷售啊。”
知府瞅瞅那些新奇玩物,拿起硯台把玩,這玩意倒是挺漂亮。他隨口問道:“這裏都是什麼,你介紹下。”
祝榮趕緊介紹,末了指著那個小型的茶桌麵。
“此物乃是桌麵,待明日,我叫人送來上好的小葉紫檀做成的腿兒,就可當作茶桌使用。
府尊辦公閑暇時,紅袖添香,也不失為佳話。”
知府道:“嗯,我知曉了。你的鋪子該開就開,若是有人找事,盡管來找我,你是為國做生意,豈能叫你吃虧?”
“多謝府尊,多謝府尊!”
祝榮見知府無意挽留,自然懂事,帶著下人便走。
轉身就去了市舶司。
杭州也是有市舶司,這市舶司的官員都是老相識,要不然他也不敢帶著船回來。
知府待祝榮走後,迫不及待抱住每樣物品,翻來覆去仔細查看,越看越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