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劉謙親自出寨迎李繼過來,李繼羞愧難當,趕忙下馬:“卑職怎麼敢叫兩位大人出迎。”
接入帳中,李繼便朝二人拱手鞠躬:“實在對不住,舍弟行事魯莽,給兩位造成麻煩,還請兩位大人不記小人過,不要與他一般見識。”
張玉笑道:“好說好說。不過舍弟如此羞辱燕王府,就算我能放過,恐怕世子爺也不會放過。”
李繼歎息,“卑職願獻上張家口,前往北平府拜見世子。”
“這是應該的,不用你說也得去,不過李業卻不能放,究竟該如何,要聽世子發落。”
李繼滿嘴苦澀,“不能先讓舍弟回去嗎?卑職願意在這兒充當人質。”
“不行!”
李繼也是無奈,打輸了,說什麼都是白扯。
當下,李繼回城。
次日一大早,李繼便收拾好行裝,帶些人馬,隨張玉一起回北平府。
這件事以如此喜劇的方式收尾,是朱高熾並沒有想到的。
接見過李繼後,朱高熾讓他安心留任,並且邀請他與李業一起參觀北平府,甚至對他們開放了禁區——軍事基地。
李業原本滿肚子怒火,參觀行程不情不願,隻是人已經到了北平,再無逃脫的可能,不得不沉默以示對抗。
他們參觀的第一個行程,是北平商場。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北平商場已經不僅僅是當初的模樣,大浪淘沙之下,能留存至今的店鋪都是非常有潛力的店鋪。
兄弟兩人早就聽說過北平商場的大名,門外首先被這樓的高度所震驚。
要知道古代中國由於建材的問題,所以高度上首先把他們震驚得不輕。
進入其中後,裏麵所呈現出的氛圍,裝修所使用的材質,洶湧無比的人流,以及數不清的商品,更加讓人震驚,他們終於意識到自己多麼無知。
在商場逛一圈後,他們又去了作坊區參觀。
陪同的是祝榮,祝榮指著作坊區那些進進出出的人們,不無得意道:“這些人最低月俸也有二兩銀子。”
這讓他們更加震驚。
二兩銀子,這個數字非常大。哪怕是大戶人家的仆人,一個月也沒有二兩銀子的月俸。
當然這個數字也並不高,關鍵問題是,作坊區烏央烏央的人叫人眼花繚亂。
這麼多人口無論哪個大戶人家也不可能養得起,這才是雙方的最重要區別。
李業心裏的震撼更大,他之所以要反對朱高熾,並非指示單純的忠心王事。
關鍵的問題在於,他認為投降朱高熾對他們來說並無任何收益。
既然如此,幹嘛要投降?
百姓們過的日子與之前並沒有什麼不同,投降還得落個差名聲,何苦呢?
但現在她發現真的錯了,身處下班大潮中,他感覺自己就像海水中的孤島,被潮水包圍。
李繼想得更多,他發現這些工人都是有組織的,他們下班時間統一,上班時間統一。
而按照祝榮的說法,他們工作也是在一起。
如果有戰爭,這些人就是現成的兵員,拉出去就能打仗。
而且還能打硬仗,互相之間非常熟悉,又有良好的協作機製。
他們已經經受過相當的合作訓練,隻需要學習一些軍事技能,這樣的戰爭動員能力十分可怕。
當然,還有另外一層憂慮,即:張家口的百姓肯定知道北平府的情況,普通百姓也就算了,但商人肯定知道。
一旦開戰,那些商人還會跟他一條心嗎?
商人無義,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最後,給他們最大震撼的,其實軍事禁區,其中包括軍營。
祝榮僅僅隻是帶他們去軍校的軍營中轉一圈,告訴他們這裏是培養將官的地方。
他們每天都要訓練好幾個時辰,而且訓練課目多種多樣。
他們每個人都會讀寫,都會計算,甚至有些人的文化水平相當高。
李繼唯一慶幸的是,自己當初沒有不開眼,真的打起來。
除軍營外,另外叫他震撼的,就是刀劍鑄造。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