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著外麵的天說:“白天走完必然是黑夜,冰可以化成水,水也可以結成冰,木炭可以燃燒,但鐵卻無法點燃。這些就是所謂的邏輯,你們的任務,就是研究他們之間的邏輯。”
幾個工匠都蒙了,這關係該怎麼研究?
他們的迷惑並沒有逃過朱高熾的眼睛,“你們的任務跟他們不同,你們是研究如何使用知識、邏輯來幫助這個世界。”
對於這樣一個小小的科學院,沒人放太多關注,哪怕姚廣孝,也不認為朱高熾能夠成功。
這個世界就是個大謎團,怎麼可能會讓人看透呢?
人如果都能看透,那不就成了佛嗎?
對於這些人來說,那些數學家還好說,他們掌握有基礎數學知識,卻因為沒有互相成為係統,所以做不出成果。
但朱高熾會教給他們現代數學知識,這些千餘年來人們智慧的結晶,會幫助他們更快了解這個世界的數學本質。
而工匠們則比較麻煩。
朱高熾要做的,是帶著他們先搞出來標準化生產,研究目前朱高熾生產的幾種大型機械,盡量減少生產誤差,改進生產效率。
當然它們也需要學習現代化數學知識。
隻是沒有那麼深而已。
正月二十七日,巴克木被送到北平府,他是被捆著送過來,與其一起過來的,還有格塔娜與周同。
朱高熾接見幾人後,責備巴克木,同時對他的命運進行審判:死刑。
格塔娜與周同替他求情,朱高熾道:“判他死刑,是因為他發動戰爭。你們不必求情。”
“但是你們要記住,他的罪孽與你們無關,我大明不想與任何人為敵,但是卻總有人試圖從大明身上咬塊肉來,這種行為不允許。”
巴克木好似終於悔悟,痛哭流涕:“世子爺求你放過我,我一時糊塗犯下如此錯誤。”
朱高熾道:“不。你也是個成年人,做錯了事就要受到懲罰,這是你應得的。”
巴克木被斬於熱鬧的集市口,甚至沒有等到秋後問斬,格塔娜傷心至極,按照蒙古人習俗收攏屍骨,葬在北平府北,靠近草原的那一側。
這件事終於結束。
但朱高熾卻憋了一股火,蠻夷畏威而不懷德,實在說得太正確,等到平定天下,他一定要帶人掃蕩草原。
有了這段插曲,朱高熾心情並未受影響,他繼續推動科學院的建設。
孟善也因此被派往直沽,繼續統領水軍。
張玉在朱棣麾下立了大功,先登上揚州城頭,現在朱棣距離大寶之位僅有一步之遙。
朱高熾拚命組織人手生產大量物資,全部投送至前線,火炮增加至千門之多。
燕軍猶如終於武功大成的高手,麵對天下敵人,皆不在話下。
實際上燕軍的表現確實堪稱逆天。
二月初,燕軍占領揚州,中旬朱棣便渡過長江,直奔金陵而去。
到三月中,燕軍抵達金陵城下。
李景隆果然如曆史上的那樣,打開金陵城大門,燕軍攻入金陵!
曆史上的靖難之役,終於至此徹底走完。
接到這個消息,朱高熾把自己關在小屋裏,半天沒出來,等到他出來,他便命人定桌酒席,把姚廣孝、祝榮、周星月以及寧王朱權,全都請過去,大醉一場。
夜裏朱高熾醒來,口幹舌燥,張瑾瑜急忙給他倒水,伺候他起床洗漱,兩人再也睡不著,張瑾瑜道:“夫君,你怎麼喝那麼多酒。”
朱高熾擺擺手,走到桌前坐下,“瑾瑜,從今往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張瑾瑜奇怪道:“是不一樣,你肯定要做太子啦?”
“不,從今往後我們要夾緊尾巴做人,再不能如往日那般自由瀟灑。”
張瑾瑜默默給他披上衣服:“別想那麼多,爹對我們還是很好。”
朱高熾哈哈大笑:“此事不以爹的意誌為轉移。”
他攬過張瑾瑜的腰,讓她跌入懷裏,“從今往後,我也要做更大的事兒了!”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