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看似偶然,但朱高熾結合最近發生的一係列事情來看,明顯是有人要把他搞下去。

這其中要說沒有皇子出力,那是不可能!

因為調動千戶所的兵丁,別說他朱高熾,就連朱棣也不能輕而易舉。

金陵千戶所地位十分特殊,如果他們出現在金陵城,就意味著有大事發生。

朱棣問道:“熾兒,你有什麼話要說?”

朱高熾慨然出列,拱手道:“父皇,兒臣聽他們說了多時,已然明白他們心裏怎麼想!”

朱棣麵無表情:“說說你對這事的看法!”

朱高熾道:“蒙古人決不能調動半分!此乃底線!”

群臣嘩然,早有人出班想跟朱高熾分個高下。

“我知道你們很著急,但是先別急,聽我把話說完!”

朱高熾走到兵部侍郎跟前,“你所謂調動蒙古人往南方,不就是叫他們送死嗎?嶺南之地什麼模樣你比我更清楚。

那裏氣候潮濕,降水豐富,與北地天氣大為不同。

蒙古人自小草原長大,根本無法適應天氣,把他們調過去,隻會慢慢全死掉,這就是你們的打算不是嗎?

且不說這些蒙古人有沒有用,他們是我從草原上千辛萬苦帶回來的!你們沒出一分毫的力,就這麼處置我的衛隊,居心何在?

況且,這些蒙古人孤有大用!絕非是孤炫耀武力的證據!”

朱高熾越說越憤怒。

“你們在朝堂上誇誇其談,孤也管不著,但你們知道草原上是什麼形勢嗎?

坤帖木兒在做什麼?如今草原上還有幾股勢力?

你們全都不知道!

況且按照你們的理由,豈不是把蒙古人放眼皮子底下更容易監管?為何要遠調嶺南?

除非你們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監管蒙古人!”

兵部侍郎急忙跪地,叫起撞天屈來:“陛下,臣一片忠心,從無其他想法,望陛下明察。”

朱棣道:“起來,朝堂上有些爭論實屬正常。朕不會怪罪。”

此時督察院忽然出麵,左都禦史道:“陛下,臣以為,雙方說的都有道理,不如取個折衷方案,以臣之見,不如把蒙古人換掉!”

“怎麼換?”

左都禦史朗聲道:“皇子衛隊以前都是有皇子自己統帥,臣以為不如收歸紫禁城,由陛下親自監管。”

朱棣笑了笑道:“區區幾個衛隊,還用得著朕親自監管嗎?”

左都禦史拱手:“此非小事,臣以為應當仔細討論。

另這些蒙古人一兩千人聚集於此,確實叫人心中難安,不如把他們放到三大營,另外給大皇子安排衛隊。”

朱棣看向朱高熾,“你怎麼看?”

朱高熾道:“兒臣並非看不起其他人,但蒙古人隻有在我手裏才能發揮最大作用!其他人手裏隻會廢掉!”

朝堂武將中,大多數都是隨著朱棣靖難而來的。

比如朱能,他就是個挺好的大將,經驗豐富且實力雄厚,聽朱高熾這麼說有點不大樂意。

於是出班道:“陛下,臣以為大皇子言過其實。”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