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連這個機會都沒,入夜左青就被殺,凶手很快被抓住,正是個蒙古士卒。
這個士卒說他擔心事情敗露,所以悄摸跑到宮門口刺殺他。
這個說辭當然漏洞百出,哪怕是再弱智的人也不會跑宮門口殺人。
然而即便如此,也沒辦法揭開這家夥的真麵目。
因為眼下最重要的是平息因左青之死造成的影響。
果然次日一上朝,左都禦史便發難,他說道:“陛下,臣請遷走蒙古騎兵。”
朱棣麵無表情,道:“就因為左青?”
左都禦史道:“非是他,而是天下民心,百姓物議洶洶,朝廷就算有天大理由,也當知民意不可違。”
朱棣深吸口氣,他感到憤怒。
他連皇位都沒坐穩,這些人就著急發難。
他不敢想若是建文帝還在位,大明會變成什麼樣子。
他也感到無奈。
雖然他形同開國皇帝,威望足夠多,軍隊也在自己掌控中,但麵對文臣還是沒太好辦法。
他們手段隱秘而又層出不窮,最善煽動人心,叫人防不勝防。
他不由朝朱高熾看去,現在他倒是迫切希望能有什麼人打破文人輿論主導權。
朱高熾臉色凝重,雖然一言不發,但麵色鐵青,想來氣得也不輕。
“朕不許。退下!”
朱棣隻說這幾個字,然而這形同耍賴的手段十分不光彩,消耗的都是皇帝的個人威望。
戶部夏元吉出班:“陛下,此事或可再議,臣以為蒙古士兵可以先遷出去,待平息後再悄悄回來。”
朱棣道:“遷出去?這些騎兵是什麼模樣你們都知道,放出去誰能放心?”
夏元吉道:“可就近安置,安置在浙江沿海地帶,當無虞。”
朱棣非常不爽,怒道:“不過就是區區幾個騎兵,難道還能翻天不成?”
此時,兵部也出班道:“陛下,軍隊中也有許多人議論紛紛,這幾天軍中發生多起鬥毆事故,皆是因為蒙漢之爭而引發,請陛下三思。”
話音還未落,應天府尹也跪地。
“陛下,這幾日城中治安變差,許多青皮借機生事,不明就裏的百姓天天跑應天府喊冤。
陛下,夏大人所言極有道理。”
最終越來越多站出來,他們雖然理由不盡相同,但卻極為堅定,就是要遷走蒙古軍隊。
朱棣勃然大怒,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整個朝堂因為此事都快失控。
回寢宮後,朱棣把內閣幾個學士叫來。
此時,大明的內閣學士還沒什麼實權,內閣更像秘書辦公室,負責幫朱棣處理些簡單政務。
他詢問楊士奇有什麼看法。
楊士奇躬身道:“陛下,諸臣說的不無道理。”
“你跟他們一樣想?”
“臣以為,陛下當保護大皇子。”
朱棣一愣,這個理由倒是沒聽過,有點新鮮,叫楊士奇接著說。
“陛下請想,太子如今所做之事諸多,然而如今陷入麻煩中,脫身不得。
將來即便能坐上皇位,麵對的局麵也困難得很,因為他起碼要把官員全都撤換才能坐穩。”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