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剛進城門就跌落馬下,馬也順勢倒地,跑廢了。
守城接過急信不敢耽擱,急忙前往皇宮,送至通政司,由通政司遞給朱棣。
朱棣接到信大吃一驚,急忙召集文武大臣,於新奉先殿升座,六部尚書加朱高熾、朱高煦,以及內閣大學士三人。
朱棣龍椅升座,把信交給狗兒:“來看看吧,山東布政使急報。”
原來,剛剛入冬,山東便天降大雪,原本這倒是好兆頭。
今年河南蝗災,旱災嚴重,山東也受波及,入冬後降大雪能夠有效緩解災情,意味著明年土地不會大旱。
然而這雪竟然下起來沒完沒了,整整下了七八天,造成嚴重雪災。
眾臣看完信件,皆是大驚。
朱棣道:“山東去年剛剛穩定,本就遭旱災,十月又遭凍雨,剛入冬又遭雪災,諸位有什麼想法不如說出來。”
夏原吉先開口:“陛下,山東之地必救,否則山東、河南糜爛,黃淮一代不安穩,會釀成大禍。
然國庫空虛,須得從其他地方想辦法。”
朱棣道:“各衛所可能征集來糧食?”
夏原吉搖頭歎氣:“各衛所雖然有餘糧,可是並不多。
況且衛所分布又分散,就算朝廷能把糧食征集齊,運輸也是個大問題。”
朱棣還不死心:“各地常平倉呢?”
“常平倉中有糧食,但不夠,況且也不能隨意動,必須留待來年。
幾個能動的常平倉中,糧食並不多。
陛下,臣,如今實在沒有別的辦法搜集這麼多糧食。”
朱棣很生氣,“堂堂大帝國,竟然連這點糧食都拿不出?
朕把這件事交給你,無論你用什麼辦法,也要給朕湊出十萬石!”
夏原吉立刻叫苦:“陛下,臣也隻有動軍需。”
“不準!”朱棣大聲道:“九邊糧草誰都不能動!”
鬱新此時出班,“陛下,諸王手裏有諸多糧食!”
朱高熾虎軀一震,轉向鬱新這個上一代戶部尚書,果然是老薑,竟然想到這麼個辦法。
真乃神人。
朱棣咳嗽兩聲,“這個,暫且緩議。”
前腳建文帝剛削藩,後腳你就搶糧?就不怕靖難之事再度重演?
況且帝國做事,起碼表麵上要過得去,這也太難看。
鬱新露出老狐狸般的笑容:“陛下,莫非您忘了鹽引?”
朱棣聞言一愣,片刻後恍然大悟,哈哈大笑:“好,好,就這麼辦。”
鬱新的意思是增發鹽引,用鹽作抵押,等於借藩王的糧食,雖然暫時會導致鹽引的泛濫,但卻能解決眼下的燃眉之急。
朱高熾想明白其中緣由,立刻阻止:“慢!父王,鬱老大人,斷然不可!
鹽引濫發引發的問題太大,絕對不是帝國能夠承受!”
鹽引相當於一種有價證券,發行的基礎就是鹽的產能,如果生產的鹽無法跟上濫發的鹽引,鹽引就會徹底證券化,到時候暴雷,整個帝國都可能炸沉。
而且,到明朝後期,鹽引果然證券化,導致政府稅都收不上來,私鹽泛濫,貪汙嚴重。
朱棣擺擺手:“朕知道你要說什麼,但眼下事情嚴重,隻能暫時先這麼做。待緩過來後再慢慢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