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詹拿捏不準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直覺上是好事,可天上不會掉餡餅,人生經驗又告訴他這種好事是有代價的。
李詹小心翼翼:“這……恕我直言,殿下,我想知道你到底都有什麼條件?”
朱高熾笑道:“條件很簡單,你聽好了。”
前麵的三條自然不用說,額外附加幾條,第一,允許開館授徒,並且這些儒家子弟不受朝鮮王轄製。
第二點,則是濟州島招人,朝鮮王也不能限製,因為濟州島上會建立一些作坊,需要大量人口。
第三點,則是漢人在朝鮮擁有治外法權。
“別的我也不多要,就這麼幾點,隻要你同意,我們立刻就可以簽文書,你可以派人學習技術。”
朱高熾笑著吃口菜,就像抓到小白兔的大灰狼。
除治外法權李詹搞不清是怎麼回事,其他聽著還能接受,但他還是不相信朱高熾隻提出這幾點要求。
李詹道:“殿下,就這麼多?”
“眼下就這麼多。”
“以後還有?”
朱高熾擺手:“以後事誰能說清?有情況咱們在討論,濟州島我要打造成自由貿易島。”
李詹忙問:“何謂自由貿易島?”
“濟州島上誰都可以來交易,而且免關稅、免其他一切稅收。”
“朝鮮人也可?”
“當然,不但朝鮮人,連倭國人都行,蒙古人也行,總之,隻要你不在島上鬧事,什麼事情都做得,沒有任何歧視。”
李詹被震得七葷八素,停許久才道:“殿下給的太多,我需要好好考慮,能否明日再給殿下消息?”
“隨時都行。”
接下來兩人沒在談論這些事,吃酒論詩,朱高熾博學多才——其實是見多識廣,來自六百年後的見識,遠遠超過當時認知。
李詹佩服不已,哪怕軍事上他也能頭頭是道說上幾點,尤其是關於士卒信仰問題的論述叫人叫絕,李詹若有所思,決定回去試試。
吃酒至半夜朱高熾方才醉醺醺離開,次日進宮見朱棣,把結果告訴朱棣。
朱棣忍不住打斷他:“你究竟在做什麼?”
朱高熾道:“殖民朝鮮。”
“你這算哪門子殖民?”朱棣很生氣,摔了下奏折。
朱高熾笑道:“爹,你聽我細說。”
像是西方那樣野蠻殖民,朱高熾並不是不會,但在東亞文化圈沒必要那麼麻煩,因為大家文化相通,因此可以用相對溫和的手段。
建立圖書館,是為了推廣儒學。
朝鮮高層都使用儒學、漢字,基本上全盤接受大明文化,但是底層人民卻已基本上形成自己的獨特語言,這是非常不好的現象。
據朱高熾的記憶,李氏朝鮮太宗後,世宗便創立彥文,也就是韓國文字,他一定要把這種苗頭扼殺搖籃,絕不能讓它生長,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用一種文明徹底取代。
圖書館是個絕佳場所,除輸出文化外,他還打算每個圖書館派遣幾個先生,開辦識字館。
但識字館並不是免費的,而是為鋼鐵、紡織作坊招聘工人,由作坊提供資金。
他要逐漸在朝鮮民眾中形成這麼個印象,即學會中文書寫能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