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陷入思維陷阱了。
這是朱高熾設置的陷阱,如果從他的思路出發,邏輯上當然顯得很奇怪。
但實際上封建帝國之所以選擇儒家,是因為當前的生產力水平決定的。
並不是由個人的意誌為轉移。
舉例來說,朱高熾列舉戶部尚書的例子並不準確,因為在當前帝國的環境下,哪裏需要這麼多職能?
戶部尚書隻要有少許計算功底就行,根本不需要朱高熾所說的那些亂七八糟的能力。
朱棣思索良久才道:“你說的也有道理,隻是……”
“爹是擔心儒生?”
朱高熾道:“爹,其實暫時不用擔心,考試該安排就安排,對外宣稱,隻是為農業發展而求取人才。
有這個先例後,以後我們就能專門求取水利、建築、木匠、鐵匠等各方麵人才。
我們現在要做的,隻是開個很小的口子而已,以後這個口子自己就會變得越來越大。”
朱棣思考後忽然道:“戶籍改革你是不是也打的這個主意?”
朱高熾苦笑:“爹,戶籍製度的壞處還遠不止我說的那些。
舉例來說,將來萬國來朝,杭州發展成全國最大的工業城市,這需要大量人口!
我的兩個作坊用了將近一萬人,今後擴張,可能規模會上數十萬,這麼多人哪裏去找啊!
可是朝廷也好,社會上也罷,都對樂籍之人有歧視。
而且樂籍裏的人口,創造的有什麼價值?打仗的時候讓那些歌姬給敵人跳舞嗎?
貨幣那個觀點曾經對您說過,我們需要的不是貨幣,而是貨幣背後所代表的實物,糧食、布匹、槍械、鐵、啊馬、牛羊這些。
我們已經是天下最華貴的一家人,要錢究竟有什麼用?”
朱棣道:“不管你是存著什麼心思,但我能感覺出你似乎對人民更愛護,為君者,可不能有婦人之仁!”
朱高熾點頭稱是,“孩兒記下了。”
翌日早朝,朱棣果然搞出來農學人才科考的事兒來,而且朝廷還有補貼。
詭異的是,朝廷重臣無一個敢吭聲,低等級的禦史莫名其妙,有人出班說幾句,被一群人反駁,給大家都整不會了。
其實道理很簡單。
西瓜這東西種植就需要土地,而土地最多的是大地主,大地主的代表就是這些文臣,西瓜推廣開,最為有利的是他們啊。
況且昨日吃了這個瓜是真甜。
金幼孜下朝回家剛坐定,小廝稟告說,禦史周臣來訪。
金幼孜趕緊叫人請進來,周臣正直,與金幼孜是老鄉,進門就喊道:“以行,今日朝堂上你為何不說話?朝廷科考農人,簡直就是笑話。”
金幼孜笑著請他進來,讓他安坐,命人端來西瓜,周臣瞧著西瓜臉色大變。
“我萬萬想不到,以行你竟然墮落至此,以你的官俸,怎能買得起暖房寒瓜?”
金幼孜笑吟吟道:“這是陛下賞的,你先嚐嚐再說。”
周臣道:“果真?”
“自然真的,非但我有,六部尚書都有,淇國公、魏國公、定國公也有,宮裏拉回去一車呢。”
“陛下怎可如此荒誕?!這些可都是民脂民膏!”周臣痛心疾首。
金幼孜道:“好了,說你胖你還喘上了?趕緊吃,吃完告訴你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