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越哪裏能不心動呢?隻不過這中間困難重重。

首先就是黑的兒火者汗的問題。

要築城肯定瞞不住黑的兒火者汗的眼睛,他會允許大明在此地修建一個固若金湯的城市麼?那不是自己分裂自己?

而築城是曠日累月的活兒,根本不是幾天時間就能搞好,這麼長的時間足夠黑的兒火者汗做出反應。

其次是建築材料的問題,這裏修城的話,肯定要取石,或者取土。

但附近的山上都是碎石不堪使用,取土倒是容易,關鍵問題是取土後草場就會廢掉。

接著是所有權的問題,築好的城是漢人的城,還是粟特人的城?

粟特這個民族之所以能活到現在,其實非常善於審時度勢。

曆史上粟特人不僅僅是回鶻人的大相,而且還有很多人做高官。

吐蕃人強大後,粟特人又依附吐蕃,在吐蕃內擔任要職,甚至葛邏祿、突騎施都有粟特人的影子,乃至大唐中,都有數個粟特人高官。

這個民族就是這麼四分五裂。

現在,大明的武力確實已至巔峰,可武力跟打仗是兩回事,大明願意不願意打?能不能打?

能不能把人從遙遠的東方送到西域之地,又能堅持多長時間?

鄭和卻對這些事情不怎麼關心,隻是說道:“你且安心就成,首先要做的,就是教你們該怎麼放牧。”

粟特人吃驚,“這放牧雖然不是我輩強項,但也世代放牧為生,這……”

鄭和笑道:“你們的放牧太落後了,如今在大明,以及草原上大部分人的放牧方式都是半定居,冬日依靠青儲飼料,夏日在轉場,如此來可大幅減少損耗,冬天也不至於餓死牛羊。”

康越立刻跪下:“求天使賜教!”

鄭和的書信以最快的方式從伊犁河附近發出,因為目前這裏是冬季,為防止信件失效,派了二十個人前去送信。

直到進入嘉峪關後,這些人才真正安全,而且速度也提起來。

原因也也很簡單,雖然大元的驛站係統很發達,但此時的亦力把裏壓根就沒發展過,早已荒廢不堪。

十一月,從遙遠的伊犁河穀發出來的信終於送到金陵城。

書信中鄭和詳細介紹了此行發生的種種狀況,並且介紹了他與粟特人達成的協議,粟特人全麵接受大明管轄,而且將居住地租賃給大明,大明以物資衝抵。

得到信後朱棣看完便叫來朱高熾,讓他也看看信。

奉先殿中寂靜無聲,今年金陵城至今還未落雪,但地龍已開,暖氣足足的。

朱高熾一目十行,看完信件,遞還給狗兒太監。

朱棣端起茶杯,慢悠悠道:“此事你怎麼看。”

“我覺得鄭和做得很好。”

“很好?”

朱棣放下茶杯,“租賃?嘿嘿,真虧他能想得出,用什麼商品衝抵?”

朱高熾笑道:“爹,我們是大明,我們說用什麼商品衝抵就用什麼商品衝抵。”

朱棣走出桌案,緩緩踱步:“哦?你的意思是賴賬?”

朱高熾道:“話不能那麼說,我們不是賴賬,如果西域是我們的州縣,幹嘛還要履行這個條約?”

“你想吞掉亦力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