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的胡主接到從金陵城裏傳來的消息,臉色陰鬱的要擰出水,但他不得不麵對大明這個龐然大物。
陳平是誰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該怎麼辦?
服軟嗎?那是不可能的,服軟後江山怎麼辦?寧為雞首,毋為牛後,這是大明朝的話。
胡主召集群臣,眾人皆驚,都勸胡主見好就收,安南彈丸之地根本無法扛住大明的怒火。
胡主很生氣:“服軟?服軟是要掉腦袋的,把皇位還給陳氏,我活不了,你們難道就能獨活?真以為陳氏不會殺人嗎?”
大家才想起還有這茬,那麼他們隻剩下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反抗到底。
胡主命戶部準備糧草,每家每戶都要出糧,兵部調集兵馬準備作戰。
而這一切都需要時間,他快速給阮孝寫封信,告訴他無論大明說什麼都要聽,但私下裏卻跟信使說,“告訴阮孝,讓他想盡辦法拖住大明,等明年我們準備好,就不怕大明翻臉。”
阮孝的信使又快馬加鞭趕回金陵,一來一回接近兩個月,抵達金陵時,第一場雪已落下。
阮孝接到命令後,立刻回複朱棣,他說道:“陛下,臣等自然願意歸政陳氏,但這個陳平,下臣是真不知道,而且下臣也沒聽說過有陳平這個人。”
“你胡說,我爹是安義王,你怎麼能不知道?”
陳平極為惱怒,準確地說他是安義王的兒子,但安義王有四十多個兒子,有幾個人不為人知似乎也不是什麼蹊蹺的事兒。
朱棣惱火:“他是不是陳氏後人,跟你們的關係大嗎?”
阮孝不卑不亢,“下臣明白皇帝陛下苦心,但安南陳氏家族已然絕後,倘若把皇位還給這位不知真假的陳氏後人,陛下的苦心不就白費了嗎?”
朱棣不吭聲,陳平確實沒有什麼證據,但朱棣選擇相信他。
如果是私交自然不用說什麼,但現在是兩個國家之間的交往,他的身份問題必須要澄清。
陳平絞盡腦汁,終於想到了陳氏族譜,“陛下,下臣藏有陳氏族譜,請陛下派人與我一同回安南,取回族譜,族譜能證明我的身份。”
其實陳氏也有類似金碟玉冊之類的東西,就是皇帝的族譜。
朱棣準了,為保他安全,特意派遣一千名精幹護衛,護送他快速回國。
陳平早預料到此去不會太平,負責護送的人叫朱勇,他對朱勇說:“胡氏肯定不會讓我安穩回安南,懇請將軍想個辦法。”
朱勇聽從建議,幾人商議後便出發。
一路上朱勇大張旗鼓,擺開儀仗,因為人數太多所以隻能騎馬,用時一個多月抵達安南邊境,朱勇手持詔書,命安南人出來迎接。
然而事情果然如陳平所料,剛至安南境內那夜,便被人埋伏。
不過由於這一千人皆是三大營中精銳,所以並未成功,他們利用火槍成功擊退來犯之敵。
天亮後,朱勇派人叫來安南郡守,大罵一頓,安南人卑躬屈膝,一再道歉,同意加強安保。
然而朱勇的行進速度極緩慢,一天頂多二十多裏,多了不肯前行,說是士卒們要養精蓄銳,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