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太醫卻瘋了,不顧身份拉住朱高熾詢問,這到底是什麼神藥啊,怎麼乞丐這幾天功夫就好了呢。
朱高熾說:“這是因為大蒜裏含有某種成分,分離出來後會成為抗生素。”
在大明的科技條件下,也隻有這種辦法是比較靠譜的。
至於製作青黴素,朱高熾根本不敢想,這玩意二十世紀時一個月的產量也就夠一個人用,太低了,而且青黴素中還混有展青黴素。
它跟青黴素的性狀很相似,但對人體來說卻是毒,土法製取的青黴素先不說濃度夠不夠,單單是展青黴素就沒辦法剝離,能不能治病,就看展青黴素含量高不高。
含量高,人死;含量低,病毒死。
這種方子被記錄進醫案,但朱高熾要求必須記錄清楚,比如酒精需要多少度,蒸餾溫度、大蒜素的數量等等,免得後人看不懂瞎胡搞。
既然治病,大家什麼都不說,那就再苦吾民三年吧。
朱高熾又跑去軍隊,他需要新的戰法,後發槍已經製作出來,使用的還是米尼彈,但卻不需要站著拿跟棍使勁往裏捅。
就算趴在地上也可以使用。
但相應的戰法也得改,新槍的有效射程達到接近兩裏地,其作用已經超過炮彈,但由於新槍不多,朱高熾隻能組建一支一百五十人的特殊小隊,執行遠距離狙殺任務。
這一百五十人通過選拔三大營以及軍官學校的學生而得來,個個都是神槍手,這才是朱高熾真正的殺招。
朱高熾帶著他們每天爬高上低,訓練他們真實的射擊水平。
早上天色不亮,就要帶著他們繞鍾山跑一圈,吃過早飯,就是五公裏負重越野,隨後開展體能訓練,扛木頭輪胎,周而複始。
但他們的飯菜也全都是最好的,所以沒人有怨言。
朱棣對朱高熾越來越不滿意,其實他內心深處並不知道這種不滿來自何方,是因為朱高熾越來越不受控製,像如今這樣,天天跑步、訓練,完全不上朝。
早朝後朱棣擺駕鍾山校場,朱高熾像其他人一樣,穿著棉製的T恤、短褲,渾身泥水,朱棣差點沒認出來他,不由有些生氣。
朱高熾知道朱棣生氣,趕忙安撫他,並且向他展示了新研發出的槍支,那是一支完美的槍支,很長也很重,木頭把上用棕紅色的油漆刷一層。
朱高熾首先展示的是槍支的射擊距離,足足有一千五百米,那靶子小的都幾乎看不到。
槍中靶,但卻是歪的。
然而這已經非常令人震驚。
朱棣道:“這槍能大規模生產嗎?”
朱高熾遺憾道:“槍多少都有,問題是子彈。
爹,你看這子彈,裏麵有非常重要的引火炸藥,雷汞,這玩意的生產跟不上,而且你看這子彈也比較特殊。”
朱棣卻心裏極為不安,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安全很重要,以前的弓箭頂多也就是一兩百步,這已經很了不得,這玩意一千多步的距離,任誰不發怵呢?
朱高熾卻告訴他不用擔心,因為外麵沒有人能製造出來這種槍,就算能也造不出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