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稅法正式開始實行那日,杭州空了。
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空,而是許多富商大戶發現,他們買不到好東西了,絲綢?
沒有。
胭脂水粉?
門關了,老板家裏出事,去酒樓吃飯,隻剩下普通的雞鴨魚肉。
至於魚翅之類的,沒了,掌櫃的說進不來貨。
生絲完全停滯,舊有的絲綢大幅度漲價,漲得人受不了。
搞得很多人瞬間失業,你想想原先的生絲工人,現在沒事做,可不就得亂嗎?
杭州絲綢極為發達,可以說主要的經濟支柱並非是農業,而是絲綢產業,已經有了資本化的前提條件,現在突然沒了,鬧出來多大的亂子?
朱棣一天之中收到彈劾奏章不知有多少,他們也不直接彈劾朱高熾,但卻彈劾朱高熾的手下,說他們胡亂搞,把杭州都要毀掉。
下朝後朱棣把朱高熾叫到後宮書房,道:“看看你幹的好事!”
朱高熾笑道:“父皇,不慌,這事兒現在還沒到絕望的地步。”
“你把絲綢的稅率定得這麼高,已經有織工開始鬧事。”
朱高熾道:“父皇,科學院那兒已經研製出一種機器。”
朱棣疑惑他為何會忽然開口轉移話題,但還是不由自主問:“什麼機器?”
“繅絲機,利用牲畜之力、水力皆可。”
“這是繅絲用的?”
“是,效率極高。”
繅絲,是絲綢生產中極為重要的部分,也就是把生絲先煮了,接著再把生絲從繭的狀態變成線,然後才可以紡織。
朱高熾的意思是,把這個過程變成機器為主,這樣,雖然絲綢的織造技術並沒提高,但生絲的生產技術得到大量提高,完全可以賣生絲。
但最重要的問題,還是要把絲綢生產控製在朝廷手裏,解決就業的同時,也讓這些絲綢商人看看,離開他們朝廷依舊能活。
朱棣幾乎飛快同意朱高熾的做法,事後想起來依舊非常得意,江南商人林立,對朝廷的命令多有不聽,更有甚者,陽奉陰違。
其中牽扯複雜,很多都跟勳貴有勾連,真要撕破臉,大家誰也別好過。
朱高熾這一手,直接壟斷絲綢的中間環節,他能不高興?
朱高熾下令著手組建生絲市場,以極快速度,在杭州建造了個絲綢大市場,這可能是全球第一個專賣市場,市場建好後,他並沒有直接招商,而是開始大量收購生絲。
而且,朱高熾直接打出招牌。
杭州商人急了,生絲他們可以不收,但是也不能讓朱高熾收了啊,他收走生絲,那豈不是大家的命都捏在他手裏?
於是有人明麵上不能下絆子,但可以暗地裏使壞啊,他們派人告訴絲戶,如果今年他們把生絲賣給朱高熾,那麼明年就不要想著繼續賣給他們。
絲戶跟絲綢商之間的關係很複雜,有些商戶幹脆就是借款經營,所以他們的羈絆要更加深些。
除此外,絲綢商還暗中抬價收購,雖然不知道朱高熾究竟在做什麼,但他們覺得隻要阻止朱高熾所做的事兒就是正確的。
生絲價突然上漲,但朱高熾依舊沒停,收購得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