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第二個月,杭州地區的稅收立刻腰斬!

朱棣得到消息臉都青了,心中怒火化身凶猛野獸,幾乎要吞人,他把紀綱叫來,命他立刻去杭州,調查究竟是怎麼回事。

同時又跑去拜見陳貴妃。

陳貴妃就是魯王的親生母親,朱元璋死後她也沒有陪葬,如今還養在後宮。

朱棣並未說什麼,隻是告訴他如今魯王經營有方,家大業大,希望她能好好教導他,可千萬不能違反朝廷禁令。

陳貴妃對外麵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但對宮廷鬥爭非常熟。

朱棣一個君王,還是搶奪侄兒的皇位而得來,基本上他很少與後宮這些人打交道。

後宮雖然沒有多麼冷落,但跟巔峰時期相比還是差許多,雖不是冷宮,但其實已經差不多少。

陳貴妃猜測,朱棣這麼來是為了敲打魯王。

於是趕緊給魯王寫封信,派人送出去,詢問他最近究竟做了什麼事,有沒有違反朝廷禁令,如果違反,那就趕緊改正。

魯王接到信很是納悶,他也知道這是朱棣在敲打,難道就因為杭州的事兒?

可是杭州才幾個錢,他一年收入的也不過是七八萬兩銀子而已,這麼點錢朱棣都要計較嗎?他們可是親兄弟,不至於如此吧。

於是魯王給朱棣寫奏章,表示自己認罪,至於怎麼認罪,認得什麼罪他並沒明說。

總之一句話,就是給朱棣個態度而已。

朱棣氣得七竅生煙,雖然說不至於砍了魯王,但肯定要懲罰他。

至於如何懲罰,他還沒想好,但杭州的情況愈發糟糕。

這個吳老三在杭州作威作福,杭州知府也不敢得罪太狠,好在他隻是喜歡斂財,其他的事情並不出格,但是這個家夥斂財實在是太離譜了。

杭州知府聽說,最近他仗著自己是王府的人,廣收義子,這些義子毫無例外都是商人,隻要給他孝敬,他就幫著免稅,稅務專員苦不堪言。

大明朝建立以來,這麼明目張膽逃稅的人,這還是第一個。

但很多商人趨之若鶩。

稅務專員以前也都是地痞流氓,好家夥出了這樣的事,那豈能忍?他們的業績是跟績效直接掛鉤,績效又跟俸祿掛鉤。

更關鍵的是,他們入流了!

封建王朝,基本上分為官吏兩種,所謂官,一般都是流官,但吏卻是固定的。

唐朝末年時曾經流行過雜官入流的活動,但後來官吏還是十分分明。

以一縣為例,知縣、主簿、縣丞這是三個不同的職位,但他們都屬於朝廷官,由朝廷委派,而六房、快班、衙役,都屬於吏,他們都是固定的,誰來做縣老爺,跟他們並沒多少關係。

不入流意思,就是他們隻能當個吏,是沒辦法成為流官的。

但朱高熾的這個不一樣,是吏,但同時也入流,如果做得好,是可以異地調遣,成為官。

這是一步登天的好機會啊。

這些小吏的積極性直接拉滿,可這吳老三跟他們就有了衝突,於是在某家宣紙作坊收稅時,雙方就爆發激烈衝突,稅收小吏派人直接查封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