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絲毫沒有出朱高熾的預料,就是幾個千戶百戶壓榨小兵,他們按照以前在千戶所的規矩行事,每個人的工錢都會扣一半,這些工人什麼也不懂。

反正以前在千戶所就是這麼幹的,改了公司卻沒換領導,也依舊這麼搞,但死了人,撫恤由三十兩搞成五兩,他們開始不滿,也不知誰從哪了解到,其實他們的工資是由朝廷撥付,今後他們將不會成為軍戶。

此事引爆這顆炸彈,他們去尋千戶討要說法,千戶勃然大怒,不但把他們的領頭人打一頓,還揚言誰敢鬧事就把誰趕走。

然而進了南京城跟在千戶所裏是不同的,千戶所相當於一個封閉的小社會,大家都在其中打轉,進了南京城,融入大都市後,他們才發現事情不對,也就是他們覺醒了。

最後才鬧到這麼大。

朱高熾很憋屈,此事驚動了五城兵馬司,朱棣肯定也會知道,所有人被勸走後,朱棣便把他召過去,冷聲道:“瞧你做出來的好事,朕叫你重修南京城,可不是叫你鬧出這麼大的亂子!”

朱高熾很不服氣,可是又沒辦法說,古代的行事準則就是這樣,連帶責任是必然的,因為管理沒那麼精細,所以必然使用這種辦法。

朱高熾道:“父皇,此事確實是兒臣的錯處,不過兒臣還請父皇下個詔令:所有這些人轉為民戶!”

朱棣放下筆,盯著朱高熾:“轉民戶?虧你想得出來,都要轉成民戶,我大明這麼多衛所誰會樂意?”

“權宜之計。不轉民戶,這些人還是世襲將軍手裏的兵,他們會無所顧忌,在衛所裏一切都沒問題,可問題是出來後就大大不同,外麵亂花迷人眼,有幾個人能頂得住這樣的誘惑?”

朱棣道:“轉民戶是不可能的,軍隊豈能隨意改革。”

朱高熾急道:“可不轉民戶,他們依舊沒辦法轉變身份,隻要身份沒轉變,那就相當於是把衛所搬到南京城,豈不是更亂?”

“朕會怕幾個衛所卒?但此事是你弄出來的,那麼就由你負責平定,朕不管那麼多,但衛所絕不能動,其餘的你自己想辦法。”

朱高熾無語,這是既要,又要,還要的節奏。

他悶悶不樂回寢宮,想了想也想明白了,朱棣其實並不是不想改,而是現在不能動,三大營固然厲害,可人數也少啊,一百萬多萬衛所兵,三大營才幾個?

這些千戶、百戶都是大明的有功之臣,當初朱元璋搞出這個千戶所的製度,又搞出來世襲武官未嚐不是要給這些人個交代的意思,他們畢竟是朝廷功勳,朝廷必須有所表示。

朱高熾這邊轉民戶,還把他們清洗,那其餘千戶所會怎麼看?

雖然他們未必會有所行動,但千戶所幾乎駐紮在大明的所有關節要道上。

他們隻要鬧點事,大明就承受不住,這也是為何他不允許動軍隊的緣故,是保住他們大部分人的榮華富貴啊。

想通這點,朱高熾便有了大概的辦法。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