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兒死了?”

夥計點點頭:“今年早些時候剛死,傳過來都已經幾個月了。”

“繼續說,蒙古人多嗎?”

“多,很多蒙古人已經差不多完全融入我們,他們就在城市附近住,平日裏就以打工為生,也不放牧。”

朱高熾哈哈大笑:“好,不放牧的好,跟當地部落有什麼衝突嗎?”

“有,衝突很多,不過楊學士很厲害,治理得井井有條,有些小矛盾,也就過去了。”

朱高熾點點頭,很是滿意,既然楊士奇幹得比較好,那就再幹兩年再回來,又詢問一些其他方麵的事兒,才放這夥計離開。

棉花少了一大半,這可是個大事,今年看來產出不了那麼多棉布了,不過國內的種植規模增加許多,希望可以彌補上。

送走夥計,朱高熾去了科學院。

科學院的大工匠劉老頭迎著,問朱高熾來做什麼。

朱高熾道:“水泵啊,之前你們造的那個水泵出水量太少,能不能加大產出量?”

劉老頭歎息道:“可以,隻是很不合適,造得再大些容易出問題,而且還有很多問題沒解決。”

“什麼問題?”

“密封性,密封性很容易出問題,使用不了多久就會出問題。”

朱高熾把玩著手裏的茶杯,道:“密封性的問題那就找人問問,盡快解決,亦力把裏那裏的棉花種植基地今年幹旱,減產不少,而且那裏有大片大片土地,但因為沒有灌溉設備,所以不能使用。

明年我需要大量灌溉設備,你們頂多還有四五個月的時間改進,我希望能無障礙工作500個時辰。”

劉老頭說:“這我不敢保證,以目前機器來說,大約隻能無障礙工作兩百個時辰。”

“盡力而為。”朱高熾也很無奈,再往上走就該精密加工,工匠們已經無法適應,不過好在最近這幾年培養出不少合格的理工科人才,或許他們能夠產出足夠多的勞動成果。

“蒸汽機呢?”

劉老頭苦笑:“蒸汽機的問題更多,我們發現了設計不合理的地方,正想辦法改進。”

朱高熾道:“蒸汽機差不多就定型,有問題就在下一個版本中改進,水泥廠的蒸汽機怎麼樣?能連續使用多久?”

“使用個半個月不是問題。”

“那就可以,定型,命名為永樂一號,產能能跟上嗎?”

劉老頭信心立刻恢複:“可以,隻要材料足夠,完全沒問題。”

“材料的關鍵也就是橡膠,這也沒辦法,橡膠得等個好幾年才成,那就抓緊生產,過幾日我就宣布蒸汽機可以對外售賣。”

“是。”

蒸汽機的需求量非常大,江南地區有很多絲綢作坊,也有很多棉紡作坊。

盡管朱高熾一再要求保密,但新的紡織機不是什麼精密產品,而隻是工匠就能生產的產品,隻需要多看幾眼,就差不多知道怎麼回事。

是以五年之期一到,很多人選擇離職,棉紡就這麼鋪開。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