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想了想,道:“父皇,蒸汽機的出現,能讓我們大明的國力產生質的飛躍,這還隻是剛開始,隨著時間發展,會有越來越多新事物湧現。”
朱棣點點頭,此時他並未意識到危機:“真這麼厲害?”
朱高熾道:“是的,蒸汽機與紡織業結合,會產生巨大變化,一旦開啟,就再也無法停下。”
“無法停下?”
朱高熾苦笑:“是,就好比,兒臣哪怕現在直接關了所有作坊,用不了多久會有人重新開啟。”
資本主義的怪獸,一旦放出來再也關不進去,除非像後世一樣,來一場深刻至極的社會變革,否則,根本無法把這些力量關進籠子。
朱棣道:“你不盡不實,說吧,是不是有什麼話沒說完?”
朱高熾猶豫半晌,最後才說道:“父皇,兒臣確實有話沒說完,蒸汽機一旦普及,皇權不下鄉可就不成了。”
“為何?”
“蒸汽機提高生產力,會打破人身依附關係,宗族與傳統的鄉紳社會,基本上就會滅亡,因為一個人如何不再依賴任何宗族,皇權不下鄉的前提,就是宗族對鄉村有極強的統治力,所以……”
話題有些遠,但朱棣心中演繹一遍,發現朱高熾說得不錯,人身依附才是宗族強力的緣故,否則宗族還有什麼可怕的呢?
失去宗族,帝國的地基……
朱棣猛然想到這個事情,但朱高熾岔開話題,又去聊蒸汽機了,說著說著朱棣也把這個事情忘記,但偶爾空閑下來,他心底總是有根刺,無法拔除。
新年轉眼就到,短短幾個月時間,大明發生巨大變化。
首先是玻璃的產量大幅度增加,相比最高點,價格跌去八成還多,最初玻璃被製造出時,一個玻璃杯的價格是二兩銀,現在五百文不到就能買到。
而有機玻璃的價格更是隻有原先的一成,一塊一米見方的有機玻璃,由原先的四十兩,猛降至四兩,中產之家也可以用得起這樣的玻璃。
尤其是南京城的諸多商鋪,幾乎都用上有機玻璃,整個零售的業態發生深刻變化。
除玻璃外,棉布的價格也大跌八成,但是由於絲綢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絲綢的產能反倒被保留,所帶來的影響不過是棉布成全國通用商品,從南至北,棉布完全普及。
速度驚人。
另外最讓人叫好的是鹽價基本穩定。
鹽價之前在十幾文每斤,現在隻有四文,不是他們不想抬價,而是根本抬不起,大明在每個州府都有鹽業公司,售價公布天下,就是四文,你賣得太高,也沒人買不是?
朱棣接到的各種信報都顯示,大明的經濟狀況在逐漸轉好,財政結餘今年足足有五六百萬兩,他高興的同時,又想起宗族的事情,心底有些不舒服。
不過很快便過去,對狗兒道:“安排禮部,今年要大祭。”
祭祀有大祭有小祭,其實就是規模不同罷了,朱棣登基時舉行過大祭,之後再也沒舉行過,如今倒是可以了。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