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南京的春天尚未到來,還有些倒春寒,迎春花未開,但這個日子非常重要,朱棣睡醒後,迷茫一陣,終於記起今天有大事要辦。
宮女伺候朱棣起床,穿衣的間隙他問道:“太子呢?”
小太監連忙回答:“據說太子殿下昨夜一夜未眠。”
朱棣道:“一夜未眠,他可真有精力。皇後起來了嗎?”
“已起來了。”
“上朝!”
早朝議事匆匆完畢,因為今天誰都沒心情討論大事,早朝也不是討論什麼大事的時候,隻要通知一下就成,這樣形成儀式的早朝上與不上影響不大。
朱棣明了底下臣民的心思,笑而不語,高坐龍椅問道:“諸卿還有事沒事?”
朱高熾從臣子班中走出:“父皇,孩兒邀請諸位父皇與諸位大臣共同試乘第一列火車。”
朱棣笑吟吟道:“好。諸位臣工,你們可都準備好了?”
“準備好了!”
“過江!”
朱高熾聽到這兩個字嘴角一頓抽抽,長江大橋還未建好,這真不是他不給力,而是長江大橋實在難度太高,黃河大橋是趁著枯水期建造的。
但長江的枯水期仍然非常深,以目前的技術根本無力修建橋梁。
所以,第一條鐵路就放到長江對麵,而不是南京城。
浩浩蕩蕩的隊伍抵達江對岸,這裏就是南京站,諸位大臣、皇後皇帝皇子皇孫浩浩蕩蕩殺進南京站,望著龐大的列車,齊齊發出驚歎。
這是個全鐵的家夥,比牛大得多。
後麵掛著十節車廂,全部都是封閉的。
朱棣也是第一次見到火車的完整形態,他問朱高熾:“這列車這麼長?全都是坐人的嗎?”
朱高熾道:“貨車也有,不過目前這就是客車的形態,滿載一千餘人,從南京至北京約兩天時間。”
朱棣上前,仔細查看,好家夥,這是全鐵的,從車頭到車廂,車廂與車廂用掛鉤連接,他說不出這是什麼感覺,但感覺也很美。
朱高熾道:“父皇,請登第二節車廂。”
朱棣點點頭,第二節車廂已經打開,他邁步上了階梯,鑽進車廂,裏麵鋪了木地板,車廂是半封閉的,而且一分為二,前方辦公,後方休息。
他很滿意車廂陳設。
朱高熾介紹著,像是個向父母炫耀玩具的小孩兒,滿滿都是自豪。
朱高熾的幾個小兄弟姐妹十分高興,朱瞻基也放高興,鬆開宮人的手飛速奔進車廂,這裏看看那裏看看,嘰嘰喳喳的聲音吵得人頭大。
朱棣與徐皇後安置於此,朱高熾又安置其他臣工。
楊士奇與楊榮坐上第三節車廂,這裏就正常得多,與後世的布局差別不大,不過中間放了張大桌子,可以供人休息吃飯,他剛剛從伊犁回來。
楊士奇坐下後左右張望,透過車窗看著外麵的禁軍,道:“殿下還真是奇思妙想。”
楊榮抹抹屁股,找個舒服的姿勢,“聽說花了一千多萬貫,差點把那點產業都搬光。”
“要是能達到他所說的一半,那就值。”
“看不出,這樣的火車普通人也坐不起,還是便宜勳貴富商。”
“那又怎麼了?”楊士奇不以為意,“這些人對朝廷有用,享受一點無可厚非,他們坐得多了,大家也都能坐了,就跟香皂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