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荊 州 豪 門(2 / 2)

宇文楓作了幾個手勢,讓金龍戟全力向前衝出,隨後竟然放棄了對金龍戟的控製,而是拔出了真武劍。“神兵之力,真武劍,斬!”

文聘一見到宇文楓拔出了真武劍,頓時心裏涼了半截。水龍被真武劍正麵劈中,金龍戟順勢衝擊,水龍內外受壓,登時煙消雲散,金龍戟“砰”地一聲,倒插在地。宇文楓當即向文聘衝來,順手拔起金龍戟,要生擒文聘。

文聘的水龍被破後心神大震,再也壓不住傷勢,一口鮮血噴出,知道自己這傷沒有兩三個月是好不了的,見宇文楓向自己衝來,哪還敢逗留,撥轉馬頭就走,荊州軍見主將已退,也紛紛後撤。宇文楓軍被敗軍一擋,也是無法向前。汝南軍追殺數裏,見天色已晚,隨即收兵,此役大獲全勝,蔡瑁、文聘六萬大軍死傷過半,投降者近萬人,而文聘在路上又被太史慈的精甲鐵騎衝殺一陣。當他得知宛城已失時,長歎一聲,趁著夜色繞過宛城,向鄧城退去。現在就希望主公已經著手在鄧、樊等地布置防禦了。

而宇文楓休整一日後,全軍進入宛城,出榜安民,荊州降兵萬餘人,願意隨軍者編入預備役,在訓練之後即可編入正規軍,不願意留下的當即放走,荊州感激宇文楓仁義,又早已聽說汝南的興旺、富饒,大半願意留下,於是宇文楓得預備役士兵七千餘人。宛城百姓見汝南士兵對他們秋毫無犯,其實他們對統治者是誰並不關心,隻要對老百姓好就擁護。所以對宇文楓也並不是很排斥。宛城的局勢很快就安穩了下來。

而劉表得知宛城失守,蔡瑁、文聘退守鄧城,他收到了文聘的書信,看到蔡瑁的做法,破口大罵。就要派人替回蔡瑁治罪。蔡夫人好說歹說,劉表耳朵根子軟,也就放過了蔡瑁。但是仍然不放心蔡瑁留在前線,心中對蔡瑁的信任已經大打了折扣,而文聘又受了重傷。他召集手下,準備再派一人到前線,指揮全軍。

蒯良說道:“我荊州大將短缺,黃祖將軍在江夏對孫策亦占不到便宜,文聘將軍身受重傷。主公何不請荊州當地的豪族,前來助戰?”

“他們?不可,主公,這些豪族平日自建私兵,從不把我荊州軍放在眼裏,隻怕不會理睬我們的征召。更何況我們現在控製這些地方勢力就已經很吃力,倘若在被他們深入到我們的軍方係統……”反對者正是王威,荊州軍的將領。

“可是我們現在沒有大將指揮,如何能抵抗汝南軍,王威,你說不征召地方勢力,還有什麼方法?”劉表問道。

“這,末將也沒有良策……”

“哼,既然如此,蒯良,你說說,我荊州現在何家勢力可以征召?”

“據我了解,現在荊州除了蔡夫人的家族外,實力較強的還有襄陽龐家,家主龐德公(此人和西涼大將龐德並非同一人)乃世外高人,據說現在家族中還有一個少年,年紀不過十三四歲,被稱之為神童,似乎叫龐統,字士元,是家族中最有潛力的新人。再說南陽黃家,現居長沙,家主黃忠,武藝高強,更有百步穿楊之功,聽說與主公的侄子劉磬大人交情極好。此外還有襄陽的司馬家,其家主想必在座的各位都知道,就是水鏡先生司馬徽。還有義陽鄧家,亦是人才輩出。此外大小家族還有數十個。”

“哦,那麼你認為我們征召哪一家比較合適?”

“長沙黃家,黃忠。”

“哦,為什麼是他?”

“此人頗為忠義,極有名望,何況武藝極高,又頗懂戰略,相比之下,另外三家則隻注重韜略,武藝則較為遜色。黃忠受我荊州恩惠極多,組建兵團,裝備問題,地方糾紛,我荊州沒少出力。而且劉磬大人與之交情極好,如果是劉磬大人去邀請,一定可以成功的。現在劉磬大人正在荊南,何不派人去請?”

“好,既然如此,派人去荊南叫劉磬請黃忠來,一定要快。”

“是,主公。但是我們這段時間在前線的防線怎麼辦?”

“讓蔡瑁給我堅守在鄧、樊一線,不許出戰,鄧城丟了我罷他的官,樊城丟了我就砍了他的腦袋!最多就這半個月,隻是堅守,我就不信他蔡瑁守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