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最 後 反 擊(1 / 2)

卻說曹操收服可顏良與文醜,就命二人為偏將軍,二人感激不已,卻不願意再去攻打舊主,曹操知他二人忠義,也不相逼,就命二人率領本部人馬回許昌,聽候荀彧的調遣。曹操自己則率領大軍向袁紹大營而來。

而袁紹此時見烏巢已失,顏良、文醜二人久久未歸,心中惶恐。正和眾謀士等待之時,曹操大軍殺到,兩軍混戰至天明,袁紹軍雖眾,奈何士氣低落,銳氣盡失,已經毫無抵抗能力,人馬損失過半,袁紹帶著親衛和眾文武,敗軍共計數萬人火速撤退。

曹操大勝之後,馬不停蹄,兵分兩路,一路取酸棗,攻鄴郡;一路取黎陽,斷袁兵歸路。袁紹大驚,急遣袁譚分兵兩萬救鄴郡,辛明分兵一萬救黎陽,立即起行。曹操得到消息,急忙派遣主力追擊袁紹本隊,袁紹促不及防,身邊又無大將,死傷不計其數。連夜撤退回到黎陽,得大將蔣義渠支援,這才稍稍穩定下來,而出征的二十萬大軍,此時已不足千人。

曹操軍士在亂軍之中俘獲河北名士沮授,曹操大喜,希望能夠勸降沮授。

沮授寧死不屈,曹操待之甚厚,留於軍中。不想沮授授就在營中盜馬,欲歸袁紹。曹操怒而殺之,沮授至死麵色不變,曹操頗為後悔,命人厚葬,大軍繼續向冀州而來。

卻說袁紹回到了冀州,本來還頗為後悔未聽田豐之言,又聞沮授已死,心中哀痛,就命人釋放田豐,逢紀卻在一旁挑撥,袁紹怒殺田豐,可憐河北名士,自此走的走,降的降,死的死,氣數盡矣。

卻說袁紹回到冀州,心煩意亂,不理政事。其妻劉氏勸立後嗣。三子互相爭寵,鬧地不可開交。袁紹得知曹操又來,隻好再勉強聚四州之兵,得十萬人,前至倉亭下寨。操提兵前進,軍師戲誌才獻十麵埋伏之計,一隊夏侯惇,二隊樂進,三隊曹洪,四隊於禁,五隊夏侯蘭,六隊史渙,七隊曹昂,八隊王忠,九隊劉岱,十隊劉延。中軍許褚為先鋒。次日,十隊先進,埋伏左右已定。

而袁紹聚三子一甥,五路大軍齊出,被曹操十餘路人馬,殺得袁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渠。袁紹父子膽喪心驚,奮力衝突,得脫重圍。軍馬死亡殆盡。袁紹口吐鮮血不止,無法再戰。便教辛評、郭圖火急隨袁譚前往青州整頓,恐曹操犯境;令袁熙仍回幽州,高幹仍回並州:各去收拾人馬,以備調用。袁紹引袁尚等入冀州,令其與審配、逢紀暫掌軍事。而袁紹自己則自己有自己的事情去做。

卻說曹操連勝數戰,知道袁紹已是強弩之末,但是他知道,袁紹其實還有一招,那是他真正的,也是最後的一搏之力,以他多年來對袁紹的了解,戰爭還沒有最後一刻,都不能對袁紹這個人掉以輕心,否則必然將付出慘重的代價。當然,袁紹為三子的繼承權問題頭痛不已,這是個非常好的機會,所以曹操決定既對河北保持相當的軍事壓力,又不全力攻擊,他要等到袁紹最強的反擊和最後的掙紮。

袁紹在冀州,聞曹操不急進兵,但是大軍壓境,實在是讓他不舒服,所以不顧眾人的勸阻,再次聚集了各州人馬,要將曹操趕出河北。

曹操得到消息,眾將皆不以為然,袁紹此等行為完全是多餘的,現在的河北精銳士卒皆沒,根本沒有再戰之力了。但是曹操卻不這麼想,他緩緩地說道:“你們知道袁家之所以被稱為四世三公,難道僅僅是因為他家數代的顯赫身世嗎?你們錯了!”

眾人不解。曹洪說道:“難道他袁家還有什麼了得之處嗎?”

“不錯,袁氏一門,哼,那可是數代漢室帝王所封賞的第一家族。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在袁家,一直有巨大的秘密!”

“秘密?”

“是的,我從小和本初相識,也隻是略知一二,但是傳說絕對不會錯的。”

“主公說的,難道是那個東西?”荀攸似乎想到了什麼,畢竟他也在朝多年。

“嗬嗬,你也知道一些嗎?隻怕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曹操的雙眼閃爍著異樣的光芒,心中也是頗為後悔,如果這次帶來了虎豹騎,就不用這麼擔心了。

兩軍對壘,袁紹一馬當先,由於連連的敗仗,他的臉色已經極差。後麵河北眾將一字排開,能夠撐場麵的武將實在是不多了,但是袁紹似乎極有把握。大聲喝道:“孟德,你我相識幾十年,今日一戰,真的要分出勝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