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兵 進 西 川(1 / 2)

卻說張鬆向宇文楓獻了地圖,回到了西蜀,先不去回複劉璋,而是直接去見了友人法正。說道:“孝直,我已經將益州許個大將軍宇文楓,此人的確是英明之主,今特來與兄商議。”

法正說道:“我等早已料到劉璋無能。宇文楓將軍之名,仰慕已久,永年不必多心,等會子慶(孟達字)來了,我們再籌劃一二。”

少頃,孟達到了,見張鬆回來了,笑道:“永年此行如何啊?我看益州將要易主了!”三人相視大笑。

次日,張鬆來見劉璋。劉璋急忙問事情如何,這些日子,葭萌關數次告急,西川的大將雖多,但是駐守在各地要隘,不得輕動,況且很多也不是自己心腹之人。現在張鬆回來了,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詢問。

張鬆說道:“主公放心,鬆已經都辦妥了,宇文楓大將軍仁慈寬厚,隻要主公好好準備一下,很快荊州軍就可以如蜀。依鬆的意思,主公何不借此機會,遣使結好,使為外援,何懼張魯?”

劉璋說道:“我也有此意思,隻是派誰去呢?”

“法正、孟達,一文一武,必可成事。”

“好,就這麼辦。”劉璋便召來二人,修書一封,令法正為使,先通情好;次遣孟達領精兵五千,準備迎接宇文楓入川。

正商議間,一人飛速闖入,大聲說道:“主公若聽張鬆之言,西川四十一州郡,盡數歸於他人矣!”

張鬆嚇了一跳,劉璋也是一驚,來人姓黃,名權,字公衡,現為劉璋府下主簿。說道:“宇文楓待人寬厚,甚得民心,手下文武皆是當世英雄人物,兵精糧足,富甲天下,若召到蜀中,以部曲相待,宇文楓安肯伏低做小?若以客禮相待,一國豈容二主?請主公先斬張鬆,拒絕宇文楓入川,則西蜀可保矣!”

劉璋道:“若張魯到來,如之奈何啊?”

黃權答道:“我西川豪傑眾多,主公隻需派遣大將一人,兵馬數萬,必可解決,實在無法解決,不如閉境絕塞,深溝高壘,以待時清。”

劉璋搖頭說道:“賊兵犯界,已經是燒眉之急,若按照你的意思,等待時清,隻怕西川早進張魯手中多時候了。”遂不從其言,遣法正去荊州。

卻說法正離了益州,到荊州來見宇文楓。參拜已畢,呈上書信。

宇文楓自然知道法正是個什麼樣的人才,非常熱情地接待了他,隻見書信上大致意思是說西川與張魯素有冤仇,如今西川危急,請宇文楓念在同為漢臣,又身為大將軍,還請出兵相助,事後必有厚報。

宇文楓大喜,當日設宴款待法正。酒過數巡,宇文楓屏退左右,對法正說道:“久仰孝直英名,張鬆張永年多談盛德。今日終於得以求教。”

法正謙遜道:“在下蜀中小吏,何足道哉!永年昔日之言,大將軍考慮如何了?”

“蜀中富庶,孝直也非外人,我雖有意,奈何顧慮頗多。”

“哦?大將軍請講。”

“其一,荊州年年征戰,難得有個休整的時間,實在是不願意再興刀兵;其二,我進西川,名不正,言不順,名為救援,實為侵略,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借口,師出無名啊;其三,蜀中豪傑眾多,我荊州雖然不在其下,奈何汝南、淮南、荊襄四周未穩,我幾員大將鎮守各方,使我軍實力大打折扣;其四,西蜀之爭,必定擾亂百姓,我不忍也;其五,山路遙遠艱險,縱有這地圖,一切糧草輜重的運輸,兵源的補進等許多問題都很難解決。”

法正靜靜地聽著,略作思考,答道:“荊州乃兵家必爭之地,連連交戰,的確元氣損傷不小,但是這一年多的修生養息,以大將軍的才能,聽永年的描述,相信現在的荊州綜合力量已經完全恢複並且大大超越了以往的水平;第二,進取西川,是劉季玉親自邀請,隻要將軍的真的有心,何患沒有好的理由呢?第三,荊州各地已經基本穩定,隻要留下合適的人,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至於江東孫策,更是大將軍的盟友,隻要孫策和周瑜在,相信他們是不會打破同盟的,而北方曹操和劉備自己就打得一團亂,哪裏還會有多少兵力顧及到南方。再說了以大將軍留守淮南和汝南的力量,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隻是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宛城,大將軍隻要再加強一下那裏的防務,就萬無一失了。第四,西川百姓雖然過的比較安穩,但是劉季玉治理極鬆,政令不行,矛盾一觸即發,大將軍實為百姓而戰,相信西川百姓必定會理解的;至於最後一個問題,將軍更不用擔心,除了地圖,我與孟達也會隨軍,以我二人蜀中的影響力,也肯定會招來許多誌同道合之人,同為將軍效力,有了我們做向導,相信這些問題都可以得到妥善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