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很快傳到了荊州,宇文楓看了看戰報,向一旁的郭嘉說道:“奉孝,你看公瑾對上諸葛亮,有幾分勝算?”
郭嘉喝了口香茶,悠閑地說道:“那要看大王的決定了。”
“哦?此話怎講?”
“不知大王是想先拿下劉備,還是想先打曹丕呢?”
宇文楓若有所悟,說道:“其實這次攻打徐州也是迫不得已,如果不解決徐州的問題,我們北伐就不會安穩。所以,必須先拿下劉備,至少也要把他打殘廢了,不能威脅到我們的北伐大計!”
郭嘉點了點頭,道:“那不如留給劉備一條生路,將其趕到河北,也好牽製曹丕。”
“可是公瑾和諸葛亮的比試?”
“大王放心就是,既然是把劉備趕過黃河,至少還有回旋的餘地,隻要不是絕路,劉備就不會拚個魚死網破。而且從諸葛亮用兵來看,此人雖然了得,不在臣之下,但是用兵過於謹慎,變通不足,公瑾與之較量,至少也能維持不敗吧。”
宇文楓知道郭嘉分析的有理,曆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正是這樣,而不是演義中仿佛妖怪一般,但是為了以防萬一,宇文楓還是命令大將文聘、霍駿兩個比較穩重的將領率領五千人馬前去助戰。同時火速傳令周瑜,前方一切事務可自行決定,並且要周瑜能夠善用兵馬,將劉備逼到河北。
周瑜接到宇文楓肯定的答案後,鬆了一口氣,但隨之也是覺得一個沉重的擔子壓了下來,宇文楓對如此信任,那麼他對諸葛亮,就不容許有一點失誤。
翌日,周瑜再次和諸葛亮對壘,周瑜開門見山問道:“不知先生要怎麼賭?”
諸葛亮心中暗自佩服宇文楓的用人,竟然能夠完全將前方軍務交給收下處理。劉備雖然對他也是極為信任,但是一些重要的東西,還是要親自拿主意的,不會被任何人左右。
“比試三場,第一場鬥陣,第二場鬥將,第三場鬥智。”諸葛亮緩緩說道。
“怎麼比法?”
“鬥陣者,雙方各自擺下一陣,誰先攻破對方的陣勢者為勝。鬥將,每方各出三將,勝兩場者為勝。鬥智者,你我二人以一戰定輸贏,怎麼打就看你我二人的本事了。”
周瑜大致明白了,心想諸葛亮還真是狡猾,鬥陣暫且不說,鬥將一項,我方未必有把握,對方的關羽、張飛兩大高手,不是擺在那看的。但是對方的籌碼不得不讓自己點頭,當即說道:“那如果我勝了,如何?敗又如何?”
“本相前些日子已經說了,若是我軍勝了,則荊州上下為我軍所用。若是我軍敗了,則送還貴軍將領屍首。”
“這個彩頭未免有失公允吧?”
諸葛亮眼睛微微一縮,說道:“都督認為該如何?”
“若是我軍勝了,則劉玄德讓出徐州,退過黃河。”
諸葛亮微微一呆,道:“這個待我稟過陛下,再來商議。”
周瑜也不理睬,自行回寨去了。
“什麼?退過黃河?”劉備嚇了一跳,“好大的口氣!丞相認為呢?”
“不得不接受!”
劉備張大了嘴,過了良久才說道:“丞相,孫策的屍首在我們手上,難道還要被周瑜牽著走嗎?”
“此一時,彼一時也。陛下,我們和荊州的實力,孰強孰弱?”
劉備沉默許久,才不情願地說道:“宇文楓擁有淮南、荊州、西川等大片土地,局部戰爭或許我們有勝算,但是拚消耗,自然是他強!”
“不錯。論實力,我們比不上宇文楓那麼雄厚,拖下去對我們沒有好處,遲早會被拖垮。”
“所以丞相想一戰定勝負?”
“唉,希望如此吧。”諸葛亮歎了口氣。
劉備仿佛下了很大的決心,道:“丞相,朕的江山就交給你了!”
“是!陛下,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