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人為財死(1 / 2)

朱由檢的答案,不管是因為畏懼徐柏,還是因為別的什麼,起碼他的態度是已經足夠了的。

他會反思自己的行為,很顯然和這十七年執政期間的種種災難回憶有很大的關係。

這十七年災難一樣的回憶,讓他的脾性更加暴躁,卻也讓他早早地承認了命運這種東西。

他並不是作為皇帝被培養的,在此之前,他的職位是信王。

大明的江山從朱棣以藩王之尊逆反天下之後,藩王的工作就變了。

他們不需要太聰明,也不敢太聰明。

不會有人教導朱由檢該如何治理這個天下,因為這顯然不是藩王需要學習的東西。

你成年就藩之後,會玩會享樂就足夠了。

你精明強幹,不好美色不好華服,士兵和百姓都稱讚你的賢德······那你想要什麼呢?

藩王的上麵隻剩下了皇帝這個位置,藩王的待遇你一個都不想要,那你還能想要什麼,你也想要江山永固?

原則上沒問題,實際上江山永固這個話題,也是藩王的忌諱。

說的更直接一點,江山就是皇帝的心思。

大臣可以說,藩王不行。

因為前者需要謀逆造反才有機會,可後者大家留著相同的血脈,他是直接有機會的。

尤其是朱棣,他已經打出了一個經典案例。

你貪圖享樂,你可以是我的好兄弟。

你精明強幹,好心幫我分擔責任和麻煩。

都做到了這一步,不如你在幫我分擔一下權力吧?或者更進一步,你來分擔我的璽印和龍椅?

此外朱由檢接手這個江山的時候,也才十八歲。

他扛得住就是千古明君,朱明天下要單開一本專門記載這位偉大的皇帝。

他扛不住,那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朱由檢是真頂不住了。

即位以來不說夙興夜寐,其實也差不了多少。

混到不得不走的慢一點,遮掩自己龍袍上的補丁的皇帝,朱由檢敢說是不多的。

但勤政的結果就沒有一個好的,他真生不出太多的脾性了。

隻要這些天降奇兵能夠保住大明江山,妥協也不是不可以。

“這裏還有一份禮物,希望您能夠喜歡。”

許增光又遞出了一份資料。

朱由檢對於大臣的行為不能不說是粗暴,末代皇帝還這麼暴躁,大臣不想跟他玩也是理所當然的。

朱明的第一位朱老板對大臣也很粗暴,可他是朱元璋,他本身手握最大的軍權,對外攆走了北元,威望和才能都擺在這裏。

你不給朱老板幹活,那你就一開始都別走這條路,當了官隨便掛印離去?

朱老板不接受這一套。

你就是套著枷鎖,該午時斬首了,午時之前你都得給我處理案件!

天下就是朱明的天下,你不開心了隻能別出仕,連抱怨都不敢多。

可他砍的大臣夠多了吧,天下通過科舉入仕,想要當官的人還多的是。

這才是真的你不想幹了有的是人幹。

除了太子和皇後,朱老板就沒覺得有誰是不可代替的。

開國時期拿了免死金牌的勳貴,基本上也死了個差不多,可見朱老板對於下屬的態度。

你覺得你很重要,你很有價值?

可我不這麼覺得。

而崇禎就不是這種情況了。

大臣們看他,天下也不是你的天下了,我們換個主人家照樣當官。

山東孔家怎麼樣?

誰來中原誰就是孔家的主人,孔家人換了這麼多個主人,榮華富貴少了?

不行你就下台吧,新王來了照樣得用我們。

滿朝文武之中,那些通過科舉上位的官員相對純粹,他們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典型,純粹就是學成之後把才學賣給了皇帝,然後換取權力和財富。

少數地完全接受了正統思想,願意為大明效死,而無論他們的主君昏庸或者英明。

他們效忠的是這個帝國,誰在這個位置上,都不妨礙他們對這個國家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