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鵠酒樓貨源的問題有了郝雲來的操持,事情變得順利了很多。
當然,剛開始和小商販們合作,肯定是困難重重,畢竟以前從來沒有大酒樓和小商販合作的例子,一切都得從零開始。
好在郝雲來是與人相處的老手,一張嘴非常圓滑,幾乎所有人都能聊上兩句,特別是小商販這樣的市井之人。
郝雲來在鄴城縣就是混跡市井的,現在換了個位置,即便認識的人沒有了,可能力還在。
兩三天時間過去,郝雲來幾乎沒停下來過,東跑西跑,愣是將幾十個小商販攢出一個局來。
合作的事情很快就談好了,鴻鵠酒樓並不是小氣的酒樓,所有進貨的價格全都在市場均價標準之上,小商販們沒有理由不同意。
而且與鴻鵠酒樓這樣的大酒樓合作,還能獲得一個東西叫穩定性。
以前擺地攤雖然也是做批發,但那些小飯館經常喜歡比價,萬一哪一天發現價格更低的貨源,立馬就跑過去了。
所以,小飯館並不適合長期合作,基本都是短期,可大酒樓不一樣,人家開這麼大的基業,隻要你的貨沒有問題,基本能一直穩定合作下去。
郝雲來把這些好處和小商販們一說,大家立馬就點頭同意了,畢竟對他們來說是絕對的好事。
當然,事情絕不可能這麼簡單。
建立合作隻是最簡單的一步,接下來確定規則以及其他繁瑣的事情,那才是最困難的。
郝雲來先是提出優勝劣汰的規定,例如有家供應豬肉的養殖戶,但凡供應給酒樓的豬肉品質達不到標準,將立刻終止合作!絕不姑息!
反正類似這樣的個體戶多得很,不愁找不到人替代。
這樣的製度可以有效避免食材良莠不齊的現象。
而針對其他的事情,郝雲來也和各位高管一通商議之後提出了針對性的方案。
李凡並沒有參與其中,隻負責坐在辦公室裏聽眾人的討論,最後簽字蓋章就行。
倒不是他沒有這個熱情,而是這些東西並不是他的強項。
確定酒樓的大方向與大事件,他和楊敏都有能力。
可在處理某些需要專業水準的問題上,楊敏肯定可以,但他還差了些。
畢竟嚴格意義來講,他這個代理經理是憑借裙帶關係上位的,之前並沒有過多和餐飲行業打交道。
有老郝和其他高管在,李凡隻需要提出自己的想法,具體方案與實施,自然有手下人幫忙完善。
如果不這樣,那他養這些人才做什麼?
初步的方案定下來,郝雲來也榮登鴻鵠酒樓後勤部的部長大位,全權負責後勤的一切。
小商販們的食材貨物被集中起來,成功讓鴻鵠酒樓再次開業。
不過這樣的合作方式能否維持下來,還得看接下來的發展。
不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以王蒙為首的一群人必然是不看好的。
甚至於他們都已經笑出花了。
“哈哈哈哈!這個李凡,居然還真的和那些小商販合作!膽子不小啊。”
“笑死我了,年輕氣盛,年輕氣盛啊,漢城這麼多大酒樓,沒一個和小商販合作,他也不想想是為什麼?”
“你也說人家年輕嘛,想不到那些也正常,哈哈哈哈,等栽過一次之後就知道了。”
“嗬,栽一次恐怕就廢了,難不成魯總還會讓他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