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真相隻有一個(1 / 2)

厲行不禁苦笑,這件事有點複雜呀。

真正的叛國者被加官進爵,而守城英雄卻被淩遲處死。

難怪這個胡勇怨念這麼重,幾百年了都不肯去投胎轉世。

可是,這件事要怎麼查?當年的當事人全都死了,難道要去找詭異斷案?

厲行的心猛地一沉,這罪惡之城的詭異怕不都是冤死的吧?

所以它們憎恨人類,甚至想要毀滅地球上的所有人類。

如果真的是這樣,自己還它們公道,是不是就可以緩解地球的災變了?

厲行覺得這個思路應該是正確的。

首先最重要的是找出潘文安叛國的證據,為胡勇洗刷冤情。

厲行又把卷宗拿來,仔仔細細看了一遍。

書信的筆跡是胡勇的沒錯,還有他之前的手稿作為比對,至少從肉眼來看,這的確是一個人的筆跡。

可是,厲行曾聽說過,古代專門有一種人模仿別人的筆跡,可以做到以假亂真。

於是,調出鑒定機器人,對筆跡重新鑒定。

結果機器人顯示的結果,這兩封信並非一人所寫。

理由是,運筆的力度完全不同。

這樣一來,探子的證詞也就不可取信了。

有人冒充胡勇跟探子聯係,但是,送信這種事一定不會親自去,這個探子不可能見過胡勇本人。

既然裏通外國的信件不是胡勇寫的,他的冤情就洗刷了一半。

現在要找到潘文安叛國的證據,這件事才算結束。

首先,潘文安要想陷害胡勇,必須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就是模仿胡勇筆跡的人。

潘文安是個武將,而且跟胡勇的關係一定不好,接觸他的時間也不會多,模仿筆跡這件事他自己做的可能性為零。

所以,這個人才是關鍵。

這個人要符合幾個條件,首先得是個文人,武將沒有時間每天研究書法;

其次,跟胡勇關係密切,熟悉他的生活習慣,很有可能每天都跟他在一起。

最後,一定是一個讓胡勇不設防的人。

在古代,為了方便管理,無論文武官員都是異地上任。

所以,胡勇身邊並沒有家人。

能夠取得他的信任,又是個文人,這樣人並不多,且隻有一個,就是他的軍師程碩。

程碩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但苦於沒有背景幾次參加科考都沒能高中。

還是偶然的機會被胡勇碰上,留在身邊做幕僚。

他對胡勇感激涕零,也盡心盡力輔佐了胡勇多年。

可是胡勇為人耿直,不懂變通,多年下來一直隻是個鎮守邊關的守將。

程碩感覺跟著胡勇怕是到死都是個無官無職的幕僚,他不甘心自己的才華被埋沒。

潘文安給了他希望,讓他背叛胡勇。

或許,程碩也掙紮過,抗拒過,但最終還是敗給了自己的私欲。

他配合潘文安誣陷胡勇叛國,讓潘文安實現了自己的升官發財夢。

可是卷宗記載,程碩在大戰當天殉國。

可想而知,潘文安怎麼會讓一個掌握自己把柄的人活在世上?程碩的死就顯得有些耐人尋味了。

事情的前因後果都理順了,隻是,翻案最關鍵的證據還沒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