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回 洛懷婉折梅贈天子 楊太後…(1 / 1)

仁宗聞言,心中不由一動,聯想起邵雍言說的洛懷川夢中拜師之事,似有所悟道:

“莫非邵雍另有天命不成?如此,我倒要拭目以待了。

不過目前還不能讓婉姑娘知曉我的身份,你也知道後宮之事,並非朕能真正做得了主的。

前幾日,我隻是無意間提了一下,呂相便以婉姑娘尚在三年孝期間為借口,勸諫與我。

婉姑娘冰清玉潤,心思純粹,對人、對事皆做不到防微慮遠。若不能給與其庇佑,起碼不能與她傷害不是。

這樣,我且回去,明日你隨邵雍進宮,朕要二次試其才學。”

二人說著話,不覺時間已悄然流逝許久,張茂則遂低聲催促仁宗早些回宮。

仁宗有心再見懷婉一麵,又不好開口,隻好將端硯與湖筆托付洛懷川代為轉交。

不想正悻悻往出走時,卻見懷婉手裏拎著一個大食盒,懷中抱著一大束梅花打從外麵走了進來。

“師父且慢,適才聞你誇梅花嬌豔,想必心裏喜歡,遂特意去白府梅園折了幾枝回來。

要知道這可是白老伯打從山裏移植回來的幾株野梅,珍珠姐姐悉心栽培了幾年才開的花,一朵花的瓣層疊起來竟多達幾十朵,十分珍貴難得。

還有,這食盒裏是我特意回白礬樓為師父製作的幾味點心,伴隨暗香浮動,吃起來怕是別有一番意境呢。”

一番話說得仁宗春心蕩漾,捧著梅花,看著懷婉,一語雙關道:

“甚好、甚好!當真是瓊葩含露,玉蕊清冷。”

就這樣,仁宗辭別洛氏兄妹,又與張茂則一道來看楊太後。

自打進入冬月,楊太後便覺身子慵懶,神情倦怠。禦醫前來診治多次,均言其並無大礙,這著實令仁宗為了難。

因此,每日處理完朝政,便來陪伴她。

仁宗來時,楊太後正斜倚在榻上打盹,那隻喚做玉靈兒的三花狸奴則依偎在她的懷裏呼呼大睡,一人一貓倒是相映成趣。

盡管仁宗躡手躡腳的走到榻前,還是被楊太後聽見了動靜。

睜開眼睛欲待發作,卻見仁宗懷抱一束梅花走了進來,頓時來了興致,問道:

“我兒那裏尋來的梅花,竟是這般綽約玲瓏,怎地聞著比禦花園裏的香氣還要馥鬱幾分,快與我看看。”

“小娘娘,這是婉姑娘特意為您折的,據她言說此花原開在山野之中。

您看,不獨顏色嬌豔,且花瓣層層緊疊,內裏似有碎瓣翩然作舞呢。”

楊太後一麵感歎懷婉仁孝,一麵將花枝鼻下使勁嗅著。果然清香幽雅,不覺精神大好,拉著仁宗的手讓其坐在自己身邊:

懷婉這姑娘溫婉可人,善解人意,我是打心眼裏喜歡。

尤其那不爭不惱的性子,倒真與你娘親有八分相似。若是有她陪伴在側,想來我走後也會放心。”

仁宗握住她的手道:

“小娘娘,就您最疼我了,可不許您講什麼走啊走之類的話語,兒聞著心酸。

我早有心將婉姑娘迎進宮來,日夜相伴。

可出了閻文應之事,呂相早已心存芥蒂,尋各種借口借題發揮,甚至慫恿台諫輪番發難。

以婉姑娘的性子,又豈肯輕易低頭。她若受了傷害,我又於心何忍?

愛之愈深切,必為之計深遠,這點,我想小娘娘理應更有體會。”

楊太後聞言,沉吟片刻言道:

“婉姑娘的廚藝世人皆知,我也曾與其‘廚中女狀元’的封號。

不妨先將其安排到尚食局,專司我兒飲食。日後再尋個進階的機會,量那呂相也說不得什麼。

再者,有她在這宮裏,我也多了一個知心之人,長夜漫漫也有個說體己話的不是。”

“嗯,小娘娘思慮的是,正好明日洛懷川帶著邵雍進宮,我便與他言明此事。”

“什麼?邵雍明日進宮?看來老身大限將至了。”

言罷,楊太後用手指梳理著狸奴如錦緞般的毛發,頹然地歎了口氣。

仁宗被她說得頭腦發懵,緊忙追問道:

“小娘娘何出此言?您的生死與這邵雍進宮有何關聯?若是如此,兒明日不讓其來便是。”

楊太後擺擺手:

“沒用的,你有所不知,去歲你身體抱恙之時,我曾讓洛懷川為我占卜壽祿。

他言說邵雍來了京城,我的大限也便到了。最近我日日夢到先帝,夢到劉娥姐姐,看來真得早些準備下了。”

仁宗聞言,心裏越發對洛懷川的身份產生了質疑。他的破棺重生,他手裏的龍鱗寶扇,以及益昜客棧詭異的天火。

還有坊間對他的傳說,這一樁樁,一件件屬實令人費解。莫非他真是什麼神人轉世或附體麼?可這又如何可能?

若這次小娘娘之事不幸被其言中的話,定要尋他問個水落石出。

楊太後見他神色有異,還以為自己適才的話語震驚到了他。哪裏曉得他心裏原是有著另一番心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