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懷川聞言,不但不惱,反而頗為感興趣地問道:
“哦,這倒是新鮮事,但不知哪家正店入選,不妨一一說來我聽。”
“嗯,我想想,首當是清風樓之玉髓,緊隨其後的是潘樓之瓊液,第三位是忻樂樓之仙醪。
後七位為遇仙樓之玉液,鐵薛樓之瑤醹,仁和樓之瓊漿,高陽店之流霞、時樓之碧光,班樓之瓊波,最後是什麼來著,竟還不記得了。”
“這評選出的十種美酒屬實不錯,不過卻未曾一一品嚐。
無擇哥哥,你即刻派人到各家正店買一些回來。咱哥倆好久未見,索性今夜開懷暢飲一番。”
孫無擇口裏應著,一麵吩咐人前去安排,一麵不解的目光掃視著洛懷川道:
“川子,見你篤定的樣子,可是有了對付清風樓的主意了?”
洛懷川翹起二郎腿,拿起一快點心放入口中道:
“那是自然,如今‘顏如玉’酒已然釀製得差不多了。
隻待秋賣之時禦駕親臨,屆時一切困擾便可迎刃而解。”
殊料孫無擇聞後,不但未順著他的話往下講,反而哼了一聲道:
“這要算做主意,那咱這幾個月便擎等著被人拿捏好了。”
“怎麼會呢?適才聞你所言,我大受啟發。”
言罷,洛懷川取過旁邊的狼毫,蘸飽了墨,在一張紙上簡單勾勒出一幅圖畫,對著孫無擇道:
“‘顏如玉’酒的名字取自真宗皇帝的《勵學篇》:
富家不用買良田,
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
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
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人隨,
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誌,
五經勤向窗前讀。
因此,打從仙源縣回來的路上,我腦海裏便想出這樣一幅畫。
雖說畫技拙劣,卻也能將就著說與你聽。你看,這位禦座上端坐的便是真宗皇帝。
那位騎馬誇街的年輕公子,便是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狀元蔡齊。
據說此人生得儀狀俊偉、舉止端重,真宗皇帝讀了他的試卷,大讚其為‘宰相器’,擢定為第一。
並下詔派七名金吾衛士為之清道,‘傳呼以寵之’。後世狀元及第者例受此等榮耀,便至蔡齊始。”
屆時請書畫大家高克明將其繪成小樣,由官家禦筆親書《勵學篇》於其上。
再將這幅圖貼在酒瓶上,試想下,結果會如何?”
孫無擇聞言,眼神中陡然飄出一絲驚異之色,指著樓閣中那位拂欄遠眺的佳人道:
“然此女子又是何人?”
洛懷川微微一笑:‘顏如玉’
“顏如玉?美酒?佳人?哦,我明白了,川子,你不會也要搞一次類似的比賽吧?